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中考化学重要考点知识总结复习
范文
    2023中考化学重要考点知识总结复习
    中考就在眼前,同学们要放松心情,不要胆怯,不要焦虑。中考前一定要复习的化学知识点有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化学重要考点知识总结复习,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考化学反应现象推断题知识点
    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OH-、Ba(OH)2+H3PO4 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
    中考化学特殊反应类型知识点
    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A + 化合物B →单质C + 化合物D
    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A的化合物→A 的单质+ 化合物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
    (3)单质A + 强碱→两种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 通常是X2或S;
    (4)单质A + 单质B →化合物C ;C + 单质A →化合物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
    常见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电解类型(惰性电极):
    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
    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反应:
    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玻璃工业等。
    中考化学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测定知识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
    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中考化学实验填空题常考知识点
    1.【常见灭火的方法】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
    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2.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3.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注意:
    A: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B: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5.化肥作用:
    氮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磷肥: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中考化学物质的颜色知识点
    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2.溶液(多为无色)
    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
    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较浓)。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