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关高一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
范文 | 每个人都有学习的金钥匙,多读、多听、多看。有了这把金钥匙,你的成绩会提高了许多。也许它对你而言,也是一把可以帮助你的金钥匙。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1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 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歉) 4、老妇恃辇而行(恃:依靠,依赖) 5、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很) 6、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二、通假字 1、必勿使反(反:返) 2、少益耆食(耆:嗜) 三、多义词 1、质: 文质彬彬(本质) 质疑问难(询问)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作抵押,……做人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2、及: 夫人之力不及此(到)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和,以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用) 3、甚: 若长安君主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 目似瞑,意暇甚(很) 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 4、异: 永州之野产异蛇(奇异)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 5、少: 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 6、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做,准备)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做,治) 四、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名作动,封侯;继:动作名,继承人) 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名作状,每日) 3、没死以闻(闻:使动,使……听闻) 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动,使……尊) 五、古今异义词 1、至于:至于赵之为赵 古义:到,上推到;今义: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六、文言句式 1、赵氏求救于齐(状语后置)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 七、重点翻译句 1、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我私下认为您喜欢燕后超过喜爱长安君。 3、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译:难道这不是为他作长远的打算,希望他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做国君吗? 4、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从这一代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算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他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 译:不仅仅是赵王,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人有在的吗? 6、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这样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就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 高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2 【原文欣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简介: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背景: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字词: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练习题: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试写出本诗的主旨。 答案: 1、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2、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人借江上的芙蓉与芳草起兴,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了欲归不得的哀伤或惆怅之情。 高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3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远离故乡;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二、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