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中考化学重点推断题检验题
范文
    中考化学重点推断题检验题
       化学物质的检验是推断题的超考点,大家需要把基础知识学习好才能在做题的时候游刃有余。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气体的检验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 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 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 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离子的检验
       6. 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 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 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 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 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 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 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 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相关例题
       14. 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 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 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的,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 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物质的除杂
       1. 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 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 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 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 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 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 FeSO4(CuSO4):加 入足量的铁粉
       8. 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 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 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 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 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 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 NaCl(KNO3):蒸发结晶
       15. KNO3(NaCl):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16. 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化学方程式中“↑”和“↓”的用法
    一、表示气体产物
       1.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符号标出。如:
       2KClO3
       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生成物虽为气体也不用“↑”表示。如:
       S+O2
       SO2 CO+CuO
       Cu+CO2
       3.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生成物呈气体逸出,也应用“↑”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如:
       NaCl+H2SO4=NaHSO4+HCl↑
       如果生成物虽为气体,但溶解在溶液中,没有逸出,则不用“↑”表示。
       4.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如果生成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均应分别用“↑”表示。如
       2H2O
       2H2↑+O2↑
       5.反应物中的气体物质一律不用“↑”表示。
    二、表示不溶性固体生成物
       1.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则在这种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表示。如:
       H2SO4+BaCl2=BaSO4↓+2HCl
       这里生成的HC1存在于溶液中,不用“↑”表示。
       Ca(HCO3)2
       CaCO3↓+CO2↑+H2O
       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分别用“↓”和“↑”表示。
       2.如果反应物本身是固态,生成物虽是不溶性固体,也不用“↓”表示。
       3.在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虽然是可溶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呈晶体析出,也应用“↓”表示。如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中发生这样的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4.反应物中的不溶性固体,也一律不用“↓”表示。
     中考化学重点推断题检验题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