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与考点梳理
范文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与考点梳理
       溶液这部分的内容想对来说并没有占据很大的分数,但是每一分我们都要尽量抓住,那么这部分内容具体的资料,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关于溶液
       1.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一种。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同样,溶剂也有固体、气体、液体状态。比如洁净的空气,其溶质、溶剂都是气体。
       3.物质溶解于水时,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可以用手触摸感知,也可以借助温度计测量。
       (1)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2)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3)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如食盐、蔗糖。
       4.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要大。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溶解其他易溶物。
       5.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分为两种情况
       (1)固体溶质配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浓溶液稀释:
       步骤:①计算②量取③稀释(④装瓶贴标签)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注意:需要选择与回答时,一定要先辨别是上述两种配制中的哪一种,进行有针对地回答。
       (3) 分析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或者偏小的原因
       固体溶质配溶液时浓度偏小的可能原因:
       固体不纯;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使用了游码);转移固体时有残留;取水时仰视读数等
       (4)将溶液稀释或者浓缩的计算:依据溶质质量不变
       计算式:
       浓溶液浓度X浓溶液质量=稀溶液浓度X稀溶液质量
       稀释加水(或蒸发水)质量=m(稀溶液)-m(浓溶液)
       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温度结晶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仅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恒温蒸发结晶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得到的仍是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所以出现结晶现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母液,一定是晶体物质的饱和溶液
       7.
       (1) 从硝酸钾中除去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
       操作步骤为:
       ①用沸水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烘干。
       (2) 从氯化钠中除去混有的少量硝酸钾
       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
       操作步骤为: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趁热过滤
       ④洗涤、烘干。
       (3)在流程题中,经过化学变化所得到的溶液通常是常温下的不饱和溶液,如果要通过降温结晶获得溶质,通常的操作步骤是:
       ①蒸发浓缩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烘干。
       8.
       溶解度曲线A下面的点M,表示T2℃时的A物质不饱和溶液。要使其达到N点,应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该溶质至饱和;如果对N点溶液降温,则N点沿溶解度曲线左移;如果升温,N点水平右移。
       9.生石灰放入常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会与水反应并且放热,当恢复至原温后,最终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与生石灰反应消耗),溶质氢氧化钙减少(因水少而析出),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是室温的饱和溶液)。
       10.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11.气体溶质形成的溶液不能通过蒸发浓缩达到一定的浓度,因为气体溶质会挥发。
       1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关键是如何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
       ①m(溶液)=m(溶质)+m(溶剂)
       注意:溶剂的质量包括了原溶液中的溶剂水和生成的水两方面,不能遗漏。
       ②m(溶液)=m(总质量)-m(固体)-m(气体)
       注意:此计算方法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直接得到了溶液的质量,不必再算生成水的质量了,避免与方法①混淆。
       建议:先用方法②计算更简便。
    九年级化学溶液考点
       考点1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2 溶液的形成
       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
       考点3 乳浊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与考点梳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