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
范文 |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色气体:氯气 3、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化石燃料 ①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②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③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④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 1、煤 ①称为“工业的粮食” ②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 ③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 ④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 ①称为“工业的血液” ②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 ③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 ④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3、天然气 (1)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有机物,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3)、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检验燃烧的产物(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看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现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农村,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和改善环境卫生 (5)、可燃冰:埋藏于海底,可以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储量是化石燃料总和的两倍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开采时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严重 (6)、西气东输:输的是天然气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考点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7)、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