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19贵州中考物理公式
范文
    2019贵州中考物理公式
       物理是考试中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也多。提高物理能力的方法是多看多练多积累。小编在这里整理了2019贵州中考物理公式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2019贵州中考物理公式
       1、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序号
    

     公式
    

     适用范围
    

     各物理量及单位
    

     1
    

     ρ=m/v
    

     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ρ
     密度
    

     kg/m3
    

     m
     质量
    

     kg
    

     V 体积
    

     m3
    

     g/cm3
    

     g
    

     cm3
    

     2
    

     v = s / t
    

     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v 速度
    

     m/s
    

     s 路程
    

     m
    

     t 时间
    

     s
    

     km/h
    

     km
    

     h
    

     3
    

     P = W / t
    

     求做功的功率、功和做功时间
    

     P 功率
    

     w
    

     W 功
    

     J
    

     t 时间
    

     s
    

     kw
    

     kwh
    

     h
    

       ● 2、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
    

     序号
    

     公式
    

     适用范围
    

     各物理量及单位
    

     1
    

     G = m g
    

     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9.8N/kg
    

     2
    

     F浮=ρg v
    

     求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体积
    

     F浮 浮力
     N
    

     ρ 液体密度
     kg/m3
    

     v 排开(浸在)液体体积 m3
    

     3
    

     P =ρg h
    

     求液体的压强、密度和深度
    

     P 压强
     Pa
    

     ρ 液体密度
     kg/m3
    

     h 深度
     m
    

     4
    

     P = F / S
    

     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 压强
     Pa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2
    

     5
    

     W = F S
    

     求机械做功的多少、力和距离
    

     W 功
     J
    

     F 做功的力
     N
    

     S 做功的距离
     m
    

     6
    

     η=W有/W总
    

     求机械效率和有用功、总功
    

     η 机械效率
    

     W有 有用功
     J
    

     W总 总功
     J
    

     7
    

     I = U / R
    

     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I 电流
     A
    

     U 电压
     V
    

     R 电阻
     Ω
    

     8
    

     P = U I
    

     求电功率、电压和电流
    

     P 电功率
     W
    

     U 电压
     V
    

     I 电流
     A
    

     9
    

     Q=I2Rt
    

     求电路产生的电热
    

     Q 电热
     J
    

     I 电流
     A
    

     R 电阻
     Ω
    

     t 时间
     s
    

     10
    

     Q = m q
    

     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质量、热值
    

     Q 热量
     J
    

     m 质量
     kg
    

     q 热值
     J/kg (J/ m3)
    

     11
    

     Q = cmΔt
    

     求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
    

     Q 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
    

     m 质量
     kg
    

     Δt温度差
     ℃
    

     12
    

     F1L1=F2L2
    

     求作用在杠杆的力和力臂
    

     F1 F2 动力和阻力 N
    

     L1 L2 动力臂和阻力臂 m
    

       ● 3、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
    

     适用范围
    

     F浮 = G-F拉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
    

     F浮 = G
    

     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
    

     W有=Gh
    

     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
    

     W总 = F S
    

     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
    

     F=1/n(G+G动)
    

     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
    

     S = n h
    

     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
    

     η=G / n F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R = U2 / P
    

     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
    

     P = I2 R
    

     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P = U2 / R
    

     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W = U I t
    

     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
    

     Q = P t
    

     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物理中考注意事项
       一、考试策略
       1、认真审题:
       (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
       (1)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 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 作图题的应答: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4) 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应答时要严格按要求作答。
       (5) 阅读探究题的应答:在探究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的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
       (6) 计算与应用题的应答: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较好地解出答案。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3、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要写得规范,符合解题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
       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
       四、物理学史
       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 伽利略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 笛卡尔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英国 牛顿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 奥托·格里克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 托里拆利
       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 奥斯特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 英国 法拉第
       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 阿基米德
       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法国 安培
       7、电子的发现:英国 汤姆生
       8、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 爱迪生
       9、小孔成像:最早记载于《墨经》
       10、光的色散:牛顿
       11、氩气的发现:1894年 英国 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
       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1911年 荷兰 昂尼斯
       13、早期电话的发明: 贝尔
       14、电报机的发明: 莫尔斯
       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
       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
       五、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1、 区别“物理量”和“单位”:如“压强”属物理量,“帕斯卡、牛顿/米2”属单位;“电功”属物理量,“焦
       耳、伏.安.秒”属单位。
       2、区别“像”和“影”: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倒影、影子、电影。
       3、区别“保险丝”与“电阻丝”材料特点:电阻率大、熔点低(高)。
       4、区别“静摩擦”与“滑动摩擦”:前者有相对运动趋势,后者有相对运动。
       5、区别:“热”的含义:摩擦生热(内能)、吸放热(热量)、水很热(温度)。
       6、题设中“变化”的物理量:如吸放热计算注意“升高”与“升高到”、“降低”与“降低到”的区别;“加3V电压”与“增加3V电压”不同;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
       7、电路“识别”:对“电表”进行“处理”;注意“短路”现象的确认。
       8、注意可能存在的“空实”问题;重视物体“浮沉”的判断。
       9、压力、压强问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固体:先找压力F,再用p=F/S求压强;液体:先用p=ρ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特殊情况用特殊思路帮助分析)
       10、液面升降问题:定性题如冰块熔化、抛物于水;定量题(△h的确定)如柱形容器中水量一定:△h=V排/S容或△h=△V排/S容;柱形容器中柱形物体位置不动加水(或放水):△h=△V排/S物或△h=V加水/(S容-S物)等。
       11、基本电路故障分析:用电器开路、短路;“两表一器”的接法等。
       12、电表、电灯、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的安全问题。
       13、电磁继电器的“两部分”电路(彼此绝缘):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14、机械类问题:杠杆平衡的判定;“最省力”问题;“变形”杠杆;力“变大变小”与“省力费力”问题;不同形式的动滑轮;用“功的原理”或“机械效率”解题看题设是否考虑机械重力、机械摩擦与绳重等。
       15、可能存在的“两解”问题;注意数据的处理:“进一法”与“去尾法”等。
       16、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非平衡力”;“高压输电”与“高压触电”;“磁场”与“磁感应线”;“发电机”与“电动机”原理与能量转化;“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影响“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因素与影响 “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R一定,P实/P额=(U实/U额)2。等。
       附:答题指南
       一、单项选择题解答
       有两种主要方式:直接判断法和排除法。
       二、填空题的解答
       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包括回忆法,观察法,分析法,对比法,剔除法,心算法,比例法,图象法,估算法。
       三、简答题的解法
       演绎推理法,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信息优选法。
       四、实验题的解答
       要严格按题中要求进行:
       一是测量型实验题(直接测量型实验与间接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题(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
       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开放型实验题(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五、计算题的解法: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统一。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能金榜题名!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9: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