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八年级地理重要知识点 |
范文 |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是我们初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八年级阶段的地理知识很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5、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6、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国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长江流经的省份(自西向东):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流入东海。 7、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8、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9、中国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江西省)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达木盆地(青海)、准噶尔盆地(新疆) 1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方地区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 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2)主要城市: ①台北 ②台中 ③高雄。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②海岛多港口; 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 、俄罗斯为邻,南连 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与山东半岛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 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是我国 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5、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1大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