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2初二政治知识点 |
范文 |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政治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2、侵害隐私权的表现 (1)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4、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另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 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P59),对社会(P60)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 “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7、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8、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9、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p72--73) 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过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0、公民可以请求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第一段) 11、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作为遗产的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2、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①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②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④ 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⑴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5、家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的关爱: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6、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7、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8、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对家的理解): (1)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家是什么?)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9、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理应受到孝敬: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②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10、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什么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11、怎样孝敬父母? ①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②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③ 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