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
范文 |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1节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 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一节浮力 一、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号: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G-F 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 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 2.。------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3.——决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上浮:F浮>G悬浮:F浮=G 下沉:F浮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 研究条件: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重力和浮力。 浮力:=g;重力:G=g 3.浮沉条件的讨论 (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 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 (2)上浮、下沉和悬浮:=V; (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比较 二、浮力的应用 1、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独木船、浮桥、孔明灯、以舟称物、以舟起重等。 2、现代应用 轮船 (1)工作原理:将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 (1)模拟潜水艇:用注射器向密封的瓶内打起,将瓶内的水排出,瓶向上浮起 (2)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气球和飞艇: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工作原理:靠空气浮力升空 三、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