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2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 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 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的两个标准: 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判断同类项时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步骤: ⑴.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⑵.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⑶.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4)不是同类项千万不能进行合并。 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实数的概念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数学上,实数定义为与数轴上的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数学上,实数定义为与数轴上的实数,点相对应的数。实数可以直观地看作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但仅仅以列举的方式不能描述实数的整体。实数和虚数共同构成复数。 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或代数数和超越数两类。实数集通常用黑正体字母R表示。R表示n维实数空间。实数是不可数的。实数是实数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实数有什么范围 在实数范围内,是指对于全体实数都成立,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和负实数,不只是大于等于0,还包括负实数。 整数和小数的集合也是实数,实数的定义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 而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均能化为分数。 所以小数即为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加上整数,即为整数-分数-无理数,也就是有理数-无理数,即实数。 实数的性质 1.基本运算: 实数可实现的基本运算有加、减、乘、除、平方等,对非负数还可以进行开方运算。 实数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平方后结果还是实数。 任何实数都可以开奇次方,结果仍是实数,只有非负实数,才能开偶次方其结果还是实数。 有理数范围内的运算律、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适用: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2.实数的相反数: 实数的相反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意义相同。 实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零,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实数a的相反数是-a,a和-a在数轴上到原点0的距离相等。 3.实数的绝对值: 实数的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相同。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实数a的绝对值是:|a| ①a为正数时,|a|=a(不变) ②a为0时,|a|=0 ③a为负数时,|a|=a(为a的相反数)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大于或等于0,因为距离没有负的。) 4实数的倒数: 实数的倒数与有理数的倒数一样,如果a表示一个非零的实数,那么实数a的倒数是:1/a(a≠0) 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而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1、由点找坐标: A点的坐标记作A( 2,1 ),规定: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 2、由坐标找点:例找点B( 3,-2 ) ? 由坐标找点的方法:先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 各象限点坐标的符号: ①若点P(x,y)在第一象限,则x > 0,y > 0 ; ②若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 < 0,y > 0 ; ③若点P(x,y)在第三象限,则x < 0,y < 0 ; ④若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 > 0,y < 0 。 典型例题: 例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四象限。 例2、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一或三象限。 例3、若点A的坐标为(a^2+1, -2–b^2) ,则点A在第四象限。 4、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符号: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①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②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③原点(0,0)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例4、点P(x,y )满足xy = 0,则点P在x轴上或y轴上。 . 5、与坐标轴平行的两点连线: ①若AB‖ x轴,则A、B的纵坐标相同; ②若AB‖ y轴,则A、B的横坐标相同。 例5、已知点A(10,5),B(50,5),则直线AB的位置特点是(A ) A、与x轴平行B、与y轴平行C、与x轴相交,但不垂直D、与y轴相交,但不垂直 6、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①若点P在第一、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则P( m, m ); ②若点P在第二、四象限角的平分线上,则P( m, -m )。 例6、已知点A(2a+1,2+a)在第二象限的平分线上,试求A的坐标。 解:由条件可知:2a+1 +(2+a)=0,解得a = -1, ∴ A(-1,1)。 例7、已知点M(a+1,3a-5)在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试求M的坐标。 解:当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时,a+1=3a-5, 解得:a=3 ∴ M(4,4) 当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时,a+1+(3a-5 )=0, 解得:a=1 ∴ M(2,-2) ∴M的坐标为(4,4)或(2,-2) 7、关于坐标轴、原点的对称点: ①点(a, b )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 -b ); ②点(a, b )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a , b ); ③点(a,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a , -b )。 例8、已知点A(3a-1,1+a)在第一象限的平分线上,试求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解:由条件得:3a-1=1+a解得:a=1,∴ A(2,2), ∴ 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2)。 8、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①点( x, y )到x轴的距离是∣y∣; ②点( x, y )到x轴的距离是∣x∣。 例9、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答案:(1,2)、(1,-2)、(-1,2)、(-1,-2) 。 三、知识拓展与提高: 例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0,1),B(8,5),点P在x轴上,则PA + PB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作点A(0,1)关于x轴的对称点A'(0,-1),连接A'B与x轴交于点P, 则A'B路径最短,即PA + PB最小。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 √[(1+5)^2 + 8^2] = 10 。 ∴PA + PB的最小值是10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