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
范文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免费下载
    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那么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该怎么预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7】获取七年级语文、七年级数学、七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一、普利斯特利实验
    结果:①蜡烛的燃烧和鼠的呼吸都需要氧气;②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能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③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仅不能释放氧,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普利斯特利在深夜无光时做这个实验会失败。检验氧气的方法:用点燃的火星在有氧时能继续燃烧,在无氧时熄灭。
    二、概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1.概念
    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藏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其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和氧气是产物;叶绿体(内含叶绿素)和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因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光是光合作用的动力。人和动物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内只有含有叶绿素的细胞有光照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具体部位(车间)是叶绿体的细胞。
    2.公式
    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贮藏能量)+氧气
    3.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这包含两个转变:一是物质转变过程,即将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过程,即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4.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应用: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增加光照、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立体种植、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增加作物的产量,植物在暗处不能长久生活也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鱼儿离不开水,离开水就会窒息死亡;狮子、猎豹等动物只能生活在草原上,这些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3、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4、“朝蝇幕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空气 B、阳光 C、湿度 D、温度
    5、下列属于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沙漠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7、下列是生物圈中的一些常见的生物,其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A、月季和蜜蜂 B、水稻和小麦
    C、蝗虫和玉米 D、酵母菌和蘑菇
    8、显微镜在对光时应选用:
    A、高倍目镜 B、低倍物镜 C、低倍目镜 D、高倍物镜
    9、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种现象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0、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即能被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12、食物中能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
    C、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
    13、以下不是膳食纤维对人体作用的是:
    A 、多食会增加体重 B、 促进胃肠蠕动
    C、可以消饥饿感 D、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14、在同一地区的同意时间段,以下环境中,空气湿度的是:
    A、森林 B、草地 C、灌木丛 D、__地
    15、把有“P”字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A、b B、d C、p D、
    16、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A、甲组有光,乙组有水 B、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C、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17、在进行探究时,如果试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依据试验结果下结论
    18、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A、胃、肠和消化腺 B、口腔、胃和消化道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小肠、大肠和消化腺
    19、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同时也是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水
    20、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A 、水藻 B、真菌 C、大豆 D、鱼
    21、下列生态系统中,具有提供并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2、2008年汶川地震时,为了援救被困群众,医生给被抢救的伤员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A、供给全面营养 B、提供能量
    C、止痛 D、维持细胞的形态
    23、下列各项中,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外壁有许多粘液
    C、小肠内有许多消化酶 D、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4、在消化道中,淀粉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食道和胃 D、小肠和口腔
    25、“腊八粥”、“扬州炒饭”“荤素饺”等中国传统美食,从营养学角度看,共同点是:
    A、烹饪精良 B、烹饪操作简单,比较方便制作
    C、色香味美 D、营养成分较齐全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全面落实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生物、保护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科学探究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较少,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尚需提高。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对课程突然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难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自信心下降不知所措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生物学不够重视,组织纪律性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付学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在期末统考成绩三率达到较高水平。
    (2)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实验能力,了解一些自然现象,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3)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良好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通过生动的语言,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做好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复习,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4、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5、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
    6、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