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电子课本 |
范文 |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那么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电子课本,仅供参考。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电子课本 ![]()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1-2章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859年世界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3)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近的是黑猩猩。 4)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5)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__懂得御寒、遮羞。 2、人的生殖)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1)卵细胞:球形,人体内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3)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睾丸精子输卵管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 分娩+受精卵胚乳胚胎胎儿婴儿 卵巢卵细胞结合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 5)胚胎的营养: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40周(280天)分娩 3、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 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卫生保健:(课本16页)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课本26页表2)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无机盐: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4)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 肝脏是人体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通过乳化作用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消化液的含量多。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物质)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2)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2)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3)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七年级下册生物练习题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图中生物的生殖现象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植物的嫩枝 B.萌发的咖啡种子 C.果树嫁接 D.组织培养 4.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A.要选好接穗和砧木 B.接穗上的芽应该大而饱满 C.使接穗和砧木紧密贴合 D.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5.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 A.青蛙 B.家蚕 C.家燕 D.蝗虫 6.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7、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进一步发育,必须的环境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养料 C、一定的水分 D、雌鸽孵卵 8、孔雀开屏属于哪类繁殖行为( ) A、求偶行为 B、筑巢行为 C、产卵行为 D、交配行为 9、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相比,少了哪一个阶段( ) A.卵 B.蛹 C.幼虫 D.成虫 10、成对的性染色体不能同时存在于 ( ) A.肌肉细胞中 B.上皮细胞中 C.乳腺细胞中 D.精子中 初一期末生物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以教材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加强识记环节的安排与督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末考试取得较好成绩。 二、复习措施 本学期内容多、时间紧,只有一个星期的复习时间,要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整册内容,取得好的成绩,需要给同学把知识系统起来,便于学生复习,同时给学生精心编制复习提纲,删去一些难繁偏旧的知识,让学生短时间内获得成绩。 三、复习安排 第一课时: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1.生物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及其给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4.生物的特征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6.生态系统 第二课时: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1.显微镜 2.玻片标本 3.细胞 4.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5.单细胞生物 6.病毒 第三课时: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植物的分类 2.孢子植物 3.种子植物 4.被子植物的一生 5.水循环 6.光合作用 7.呼吸作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