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 ||||
范文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是需要花费很多努力,但不要放弃。那么关于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仅供参考。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29图2.6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画图:地理书第33页 图2.6 大洲的分布、 图2.7 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 2、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识记P37图2.19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即欧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画图:地理书第42页图2.23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考试解题必备技巧 1.某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描述其所在温度带、中低高纬度 海陆位置: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______地区 相对位置:位于某地区的某个地理方位 2.气候特征的描述 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首先找出最冷月或最热月、找出降水量最多或最少的月份(季节)。依据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常用描述语言有:夏季高温或凉爽、冬季寒冷或温和、全年炎热、全年严寒、全年温和等。 (2)依据降水量柱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降水量年变化大致有: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全年湿润。注意少雨与干燥意思相近。 (3)归纳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时间(季节) + 气温特点 + 降水特点 四种热带气候的分布及其显著特征 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显著特征 三种温带气候分布及特点 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及特点 3.分析影响气候因素的方法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4.地形特征的描述 (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某种(几种)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大、小),哪里高,哪里低 (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5.分析某地的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气、水、土、生。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交、劳、科、政。 (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数量 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6.工业基础 (2)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工业区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②能源、③水运与水能、④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 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社会因素:政策、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6.分析城市分布方法(聚落) 城市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 7.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1)火山、地震:位于板块边界类型、火山地震带 (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①地形因素(地形陡峻)②地质因素(如断裂发育岩性破碎)③植被因素④气候因素 (如夏季多暴雨) 8.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有关 (6)凌汛(取决于所在纬度和流向) (7)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 9.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2)水文特征(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10.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形成原因:
解决措施: (1)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等。 七年级地理怎么学好 第一,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想学好初中学地理就必须不懂多问,问多即懂。不要害羞,男学霸女学霸都可以问,也可以多向长辈父母,老师兄弟姐妹请教,做到知识无死角。 第二,多练题。买一有带课文解释和练习题的教辅,多练就能应对初中地理考试。当然,要买一些练习题简而精的,这样不会枯燥,学习效率也快的很。如果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看看步骤二。 第三,多看图。看初一地理课本里的图片,更要学会看经纬度图,要灵活应用,不要学得死板,因为考试有很多都是出课本的题,所以要注意看,记在心里,才能随机应变。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