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 |
范文 |
要学会把新的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的是:唐三彩。 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8.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 9.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1.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2.北宋之后最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3.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舍)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5.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18.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19.台湾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当时台湾叫“琉球”).澎湖列岛。 20.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1.元朝的港口:泉州。 22.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4.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5.古代世界航海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27.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28.台湾历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29.1662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30.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1.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我国现在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3.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初一历史下册基础知识点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初一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同一全国。 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的国家粮库。 5、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6、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12345) 8、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 9、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C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0、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