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教案
范文
    教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作为老师,应该为一份更好的教案付出更多的努力,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数?
    学生:自然数
    问题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学生:0(0也是自然数)
    问题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学生:分数(小数)
    问题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
    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7℃和零下7℃;②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③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④高于海平面8844m和低于海平面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 练习1,2,3,4
    2、课本P4例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整式》教案
    教材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合并的道理,明确了整式加减法的法则和去括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加减产生的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本教案处理去括号法则是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并对某些内容和例题作了小范围的调整和增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及有关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
    4、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和整式等有关概念。
    2、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观念。
    重点难点
    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整式的加减去处理运算是重点;正确区分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括号前是负数时去括号是难点。
    课时分配
    2.1整式 ………………………………… 3课时
    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
    本章小结 ………………………………………… 2课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教案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