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 |
范文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经典短篇小说,屡次入选语文课本。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一 章节名称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计划学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③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重点 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过程 一、整体感悟: 1.导入: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尽量选取后进生和优等生对比穿插回答,让后进生懂得合理利用时间) 2、课题解说: 福楼拜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他的学生。当时,福楼拜很有名气,也结交了很多有名气的大作家朋友,比如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他们一到星期天就陆续来到福楼拜的单身宿舍里聚会、交谈。莫泊桑有幸接触并观察了这些人,拿起笔来刻画了这四位作家的鲜明形象和性格,为后人了解他们打开了一个窗口。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解决如下问题。 (多媒体出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也可进行短时间的小讨论。 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懂得写作的素材来自身边的生活。 教过程 ⑴记住下列生字的读音: 鉴(jiàn)赏 白晳(xī) 捋(lǚ) 脚踝(huái) 面庞(páng) 荒谬(miù) 迸(bèng)发 滑稽(jī) 义愤填膺(yīng) ⑵辨析下列字词: ①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②“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决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③“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④“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⑤“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⑶介绍文中出现的四位作家及作者。 4. 整体感知,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①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时间顺序) ③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二. 研读与赏析: 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试着分析福楼拜的人格魅力。 ? ? ? ? ? ? 2、作者是怎样描写其他三位作家的呢?这些描写又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从课文中找到判断的依据,用不同的标记圈点出来。完成下列表格,找出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人肖像、语言、动作和性格的描写。全班交流、讨论并确定结论及判断依据。(发给每名学生一张表格,表格为附表2的空白表) 三、思维扩展 1.掌握方法 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 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外貌、语言并重。 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外貌和动作。 ⑴讨论,为什么要各有侧重,并举例说明。 ⑵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⑶总结、扩展:本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值得学习;在描写人物方面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叙。 ②突出中心人物。 ③描写中适当插入议论抒情,有助于突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2、写作训练 根据本节课学到的学习方法,选取本小组内的某一人物进行片段描写。 四、畅谈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当堂检测(习题见附表1) 1、字词注音 2、字词解释 3、作者的介绍 4、分析作者人物描写所用的方法。 字词注音课前布置预习,学生读完课文直接把多媒体出示的字词注音。 学生在老师讲解辨析字词的时候识记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提炼课文中关于四位作家的介绍,也可提炼书下注释的内容。 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明确: ①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②核心人物——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学生六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全班讨论后明确: ? ?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 ?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 ? 正因为主人热情好客,所以客人们愿意来,更因为主人公博学睿智,“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会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 学生六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并以小组的形式向全班汇报。班级中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既快又准确地调好表格)。 明确: ⑴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如动作描写,福楼拜最突出,着墨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 ⑵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二重重装书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教学对象】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特性格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 【重点难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特性格的写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秀:由各小组数学科代表讲解名著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断。 组织教学 老师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来描写人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人物群像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一同走进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认出图片中的每一位是谁,而且要有根据噢 师生互动。注意,要想指出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并说出理由,只有在课文中找。在这种轻松愉快而又积极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是急于要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而达到了增强学生阅读兴趣之目的。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三 设计理念: 以阅读法和发现法为主,以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为辅。采用发现法是因为初一的孩子都有猎奇的心理,利用这一点可以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学困生也有一定的帮助,练习与讲解是师生共同要完成的任务,这体现了课堂的整体和谐性。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该单元以杰出人物为题材,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本文既然是自读课,根据课标要求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当堂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优生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目了然,有助于差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对描写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描写几位人物的写作手法,同时,使其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圈点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批注描写时所用的方法。 2.学生能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3.学生能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三)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准备歌曲《快乐星期天》,渲染气氛导入。 (2)文学常识介绍 (二)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以及依次出场的人物。 3.简要概括故事大意。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四 一、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3、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4、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难点: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幻灯片1:《快乐的星期天》的画面,并播放歌曲《星期天》;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学习。 2、学生交流讨论:如何度过快乐的星期天? 3、教师引读:我们很多同学都畅谈了自己欢度星期天的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欧洲几位大文豪又是如何欢度星期天的。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多媒体展示幻灯片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图片及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1请学生根据预习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莫泊桑。 2、多媒体展示幻灯片3:作者简介。 (三)、初步感知 1、多媒体展示幻灯片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图片并出示思考题: (1)、我们能从群像中准确辨认出他们每一个人吗? (2)、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并从文中找证据。 (3)、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核心人物、依次出场的人物 以及出场的标志性词语。 2、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听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 3、小组合作探究。 4、教师借助多媒体归纳总结(多媒体依次展示幻灯片5,6,7,8,9,10,11)。帮助学生解决以上问题,并初步了解文中所介绍的四位文学家。 (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并穿插这四位作家的一些生平情况。) ①莫泊桑(1850—1983)法国作家。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屠格涅夫的影响。一生写了近35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米龙老爹》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等。 ②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早期作品(狂人回忆录)(十一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忧郁情调。1856年发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地位。他的散文一直是近代法国散文的典范。 ③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奠定在俄国文学中的地位,被放逐。1860年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了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影响巨大。 ④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1871—1893年间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上的地位。其中著名的名著有(小酒店)《萌芽)(金钱)等。1898年发表《我控诉》一文,被当局流放至英国。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范文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