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梳理 |
范文 |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知识点初一 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 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例24:(略)分条陈述后有“等等”“其他……”之类表列举未尽的成分时,此类成分的语法作用也相当于列举一项,之前用分号,之后用句号。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无为”的意思是:不要。诗句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2、“风烟望五津”的“望”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望”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望”把所在地和赴任地联系起来,创造出天地辽阔,地域广远的意境,表现出诗人视线被风烟所遮,流露出惜别的情感。 含义:望,远远地看见。表明作者时刻关注着友人所达的目的地,说明诗人对友人极为关切。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蕴含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对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5、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它一洗以往送别诗中伤感低沉的酸楚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的首联,作者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渲染,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愤懑不平。 2、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对比。 3、诗的颔联中借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和痛悼之情。 烂柯人:暗示被贬时间之久,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无限怅惘之情。 4、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你对诗的理解。 描述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兑发;自然中,病树的前头,万木争春。 情感: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哲理: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作者说“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果真是靠“杯酒”长精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意思是在朋友的关怀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以此收尾,收到了言尽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料柯人”“沉舟”“病树”表明内心的凄苦,但更以“千帆过”“万木春”表现乐观豁达的情怀。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之知识重点:修辞手法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