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升初诗歌文学常识必考100道
范文
    小升初诗歌文学常识有哪些呢?小升初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料是各位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点,对于这一部分重要的知识,小编整理了小升初诗歌文学常识必考100道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100道小升初必考诗歌文学常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
    B、巫
    C、肖
    D、萧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孟子》
    B、《庄子》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A、欧阳修
    B、欧阳洵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
    B、李商隐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鉴真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象形字
    B 、表意字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D、南京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A、杜甫
    B 、李白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
    B 、鹅
    C、鸡
    D、鱼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A、范仲淹
    B、文天祥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 、干
    B、戈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B、青衣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 、张仲景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老子
    B、荀子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A、阴文印
    B、阳文印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A、王维
    B、王勃
    65、古代战争中指挥撤退时要敲击:
    A、鼓
    B、锣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
    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
    B、眼睛
    C 、嘴角
    D 、腮帮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A、十五岁
    B、二十岁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72、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
    B、孙膑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A、能
    B、不能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A、指鹿为马
    B 、奇货可居
    C 、图穷匕见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A、面部表情
    B、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A、王勃
    B、张九龄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晚春
    B、仲夏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 、门下省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A、秦始皇
    B、武则天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白居易
    B、李白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A、为政清简
    B 、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李商隐
    B、骆宾王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A、《金陵记》
    B 、《石头记》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黄河
    B、长江
    C 、淮河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元好问
    B、柳永
    C 、晏殊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八条
    B、二十二条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
    B、令正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A、有关
    B 、无关
    9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A、两位
    B、三位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9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
    A、压轴戏
    B、大轴戏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A、来俊臣
    B 、周兴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小升初必考诗歌文学常识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 “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 ”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 具有刚强勇敢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__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备考方法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
    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
    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