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1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范文
    整理分享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科目的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方便各位五年级学生进行参考!学生们可以试着做一做这些题目,看看自己有哪些不会做,家长根据测试情况协助孩子做好期末考试的复习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练习题,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201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
    一、基础(24分)
    1.抄写下面的字。(3分)
    
    2.读拼音,写汉字。(6分)
    
    3.在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有错的打“×”。(3分)
    
    4.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国正在夜以继日地追赶经济发达国家。( )
    (2)“灰雀也许会回来的!”小男孩斩钉截铁地说。( )
    (3)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
    (4)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 )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继续跳下山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略有减少。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的时间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用手机阅读的时间为21.70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说说青少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二、积累(14分)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别出心( ) 守( )相助 众志成( )
    8.把《开国大典》中的这几个词语排序。(2分)
    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9.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原句相符。对的打上“√”,错的打“×”。(3分)
    (1)“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上一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 ( )
    (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没有错别字。( )
    (3)“金沙水拍云崖暖”“云崖暖”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
    10.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1) ,明月何时照我还。
    (2)宝剑锋从磨砺出, 。
    11.读课外书《草房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4分)
    (1)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的小村子。( )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2)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 )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三、阅读。(30分)
    (一)圆明园的毁灭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 仿照( ) 收藏( )
    13、选文是从 、 这两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2分)
    14、读了选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造的,三是 。(2分)
    15、选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起到了 的作用。(3分)
    1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1、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2、( )这是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3、一个衣着俭朴的青年人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散步、聊天。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看 照顾)您!”
    4、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5、青年以 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7、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18、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19、用“√”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3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1、联系上下文,就文中带点的句子发挥想象: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请把想到的写下来。(2分)
    22、这位青年为什么能赢得住宅的购买权呢?请在最后一个自然的横线上写上合适话。(2分)
    23、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3分)
    四、习作(二选一)。(3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课文《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请你也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故事会,学校的一次活动,大课间等等。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题二: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画,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一、基础
    1、略
    2、誊 ,肺,唇,嗓,诞,崖
    3、(1) ×(2) √(3)×
    4、(1) √ (2) × (3) × (4) √
    5、(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他知道爸爸总会跟他在一起。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跳下山崖。
    6、(1)说明了我国国民运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有所减少。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读物。
    二、积累
    7、别出心( 裁 ) 守( 望 )相助 众志成( 城 )
    8、C
    9、(1) × (2) √(3) ×
    10、(1)春风又绿江南岸 (2)梅花香自苦寒来
    11、(1)A (2)B
    三、阅读
    (一)
    12、景观( 景物 ) 仿照( 按照 ) 收藏( 珍藏 )
    13、风格各异的建筑、 珍贵的历史文物
    14、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西洋景观
    15、总分总 过渡 承上启下
    16、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衬托出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之大和中国经受的苦难之深。这样写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17、梦想成真
    18、既┅┅又┅┅ 因为┅┅所以┅┅
    19、宣布 攀升 诚恳
    20、英国一位年老孤独的老人打算出售他的房子,众多的购买者都闻讯赶来。后来一位小伙子用真诚打动了老人,最后购得了这所房子。
    21、略
    22、一颗充满爱和真诚的心
    23、略
    四.习作
    201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2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蛮横(hènɡ) 亲戚(qì) 剔(tī)透
    B.挽(wǎn)联 诺(nuò)言 珊(cè)瑚
    C.平衡(hénɡ) 依偎(wēi) 执拗(niù)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fēn fù(   ) ɡōnɡ diàn(   ) yóu yǒnɡ(   )
    zhēn xī(   ) lǎn duò(   ) yǎnɡ mù(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完璧归赵(  )
    A.全,完整 B.完结 C. 完成 D.消耗尽
    2.负荆请罪(  )
    A.依仗 B.背 C.享有 D. 遭受
    3.理直气壮(  )
    A.使笔直 B. 公正、正义的 C.直爽,直截 D. 简直
    4.同心协力(  )
    A.调和,和谐 B. 共同 C. 协助
    四、将句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8分)
    1.我们要努力学习,按道理应当这样。(     )
    2.一声炮响, 声音很大,震动了天地,我们赶紧握住自己的耳朵。(     )
    3.他讲的这件事让人不容易相信。(     )
    4.在战争年代,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随处可见。(     )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换一种说法)
    2.请用“骄傲”用贬义和褒义各写一句话。
    贬义:
    褒义:
    3.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以燕子为描写对象仿写句子)
    4.朱丹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缩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及时当勉励,        。
    2.        ,一寸光阴不可轻。
    3.《将相和》一文中,将指    ,相指    ,将相不和是因为      。将相和好是因为相      ,将      。
    4.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李白“        ,         ”的友情,陆游“        ,         ”的爱国情,都体现在诗句中。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②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第①句:
    第②句:
    2.这段文字讲的是        ,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               一句形象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心情。(4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而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只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二)课外阅读。(13分)
    村槐 (节选)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
    绑—(   ) 大方—(    )
    反义词:
    光滑—(    ) 索取—(    )
    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        、槐树下嬉戏、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叙述的顺序是      。(4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
    4.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八、表达交流。(5分)
    为了治理学校门口的拥堵,实验小学制定公约:“接送孩子的车辆一律停靠在学校周围500米以外的路段。”这天早上,爸爸照例开车送丽丽去上学。车距离学校还有一段路时,丽丽说:“          ”爸爸不解地问:“还不到学校门口呢,这么着急下车干什么?” 丽丽认真地说:“             ”爸爸满不在乎地说:“哎呀!规定是规定,又没人看见!我再往前开点儿,要不,你还得走那么远呢!” 丽丽严肃地说:“                ”听了丽丽的话,爸爸不好意思地说:“你说得对!”说完,爸爸就把车停靠在了指定的地点。
    九、习作。(30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请你选取你生活中曾经的一次尝试,先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再把经过和感受真实地写下来。不少于400字。
    一、C
    二、吩咐 宫殿 游泳 珍惜 懒惰 仰慕
    三、1.A 2.B 3.B 4.B
    四、1.理所当然 2.震天动地 3.难以置信 4.兵荒马乱
    五、1.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2.示例:贬义:骄傲使人落后。 褒义:看到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3.示例:美丽的小燕子一会儿蜻蜓点水般掠过湖面,一会儿像离弦的箭飞向远方, 一会儿停留在碧绿的荷叶上。 4.朱丹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六、1.岁月不待人 2.少年易老学难成 3.廉颇 蔺相如 将心胸狭窄 心胸宽广 知错能改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一)1.急切 兴奋(快乐)  2.摇桂花 “乐” 开心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B
    (二)1.缚 慷慨 粗糙 赐予 2.槐树上荡秋千(荡秋千) 采集槐花和槐果换书费 时间顺序 倒叙 3.A 4.不能。画线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祖父扎根山村、倾情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极具感染力。
    八、示例:爸爸停下来吧,我下车自己走。 学校规定车辆一律停在500米远,我不能违反规定。 越是没人看见就越应该遵守规定。
    九、提示:从要求中我们可以知道,题目可以选择“成功”或“失败”的尝试,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尝试”是以前没有经历过或者说没做过的,把所做的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在文章的结尾点明这次尝试的收获,得到的启示或教训。
    201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3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蛮横(hènɡ) 亲戚(qì) 剔(tī)透
    B.挽(wǎn)联 诺(nuò)言 珊(cè)瑚
    C.平衡(hénɡ) 依偎(wēi) 执拗(niù)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fēn fù(   ) ɡōnɡ diàn(   ) yóu yǒnɡ(   )
    zhēn xī(   ) lǎn duò(   ) yǎnɡ mù(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完璧归赵(  )
    A.全,完整 B.完结 C. 完成 D.消耗尽
    2.负荆请罪(  )
    A.依仗 B.背 C.享有 D. 遭受
    3.理直气壮(  )
    A.使笔直 B. 公正、正义的 C.直爽,直截 D. 简直
    4.同心协力(  )
    A.调和,和谐 B. 共同 C. 协助
    四、将句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8分)
    1.我们要努力学习,按道理应当这样。(     )
    2.一声炮响, 声音很大,震动了天地,我们赶紧握住自己的耳朵。(     )
    3.他讲的这件事让人不容易相信。(     )
    4.在战争年代,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随处可见。(     )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换一种说法)
    2.请用“骄傲”用贬义和褒义各写一句话。
    贬义:
    褒义:
    3.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以燕子为描写对象仿写句子)
    4.朱丹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缩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及时当勉励,        。
    2.        ,一寸光阴不可轻。
    3.《将相和》一文中,将指    ,相指    ,将相不和是因为      。将相和好是因为相      ,将      。
    4.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李白“        ,         ”的友情,陆游“        ,         ”的爱国情,都体现在诗句中。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②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第①句:
    第②句:
    2.这段文字讲的是        ,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               一句形象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心情。(4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而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只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二)课外阅读。(13分)
    村槐 (节选)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
    绑—(   ) 大方—(    )
    反义词:
    光滑—(    ) 索取—(    )
    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        、槐树下嬉戏、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叙述的顺序是      。(4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
    4.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八、表达交流。(5分)
    为了治理学校门口的拥堵,实验小学制定公约:“接送孩子的车辆一律停靠在学校周围500米以外的路段。”这天早上,爸爸照例开车送丽丽去上学。车距离学校还有一段路时,丽丽说:“          ”爸爸不解地问:“还不到学校门口呢,这么着急下车干什么?” 丽丽认真地说:“             ”爸爸满不在乎地说:“哎呀!规定是规定,又没人看见!我再往前开点儿,要不,你还得走那么远呢!” 丽丽严肃地说:“                ”听了丽丽的话,爸爸不好意思地说:“你说得对!”说完,爸爸就把车停靠在了指定的地点。
    九、习作。(30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请你选取你生活中曾经的一次尝试,先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再把经过和感受真实地写下来。不少于400字。
    一、C
    二、吩咐 宫殿 游泳 珍惜 懒惰 仰慕
    三、1.A 2.B 3.B 4.B
    四、1.理所当然 2.震天动地 3.难以置信 4.兵荒马乱
    五、1.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2.示例:贬义:骄傲使人落后。 褒义:看到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3.示例:美丽的小燕子一会儿蜻蜓点水般掠过湖面,一会儿像离弦的箭飞向远方, 一会儿停留在碧绿的荷叶上。 4.朱丹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六、1.岁月不待人 2.少年易老学难成 3.廉颇 蔺相如 将心胸狭窄 心胸宽广 知错能改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一)1.急切 兴奋(快乐)  2.摇桂花 “乐” 开心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B
    (二)1.缚 慷慨 粗糙 赐予 2.槐树上荡秋千(荡秋千) 采集槐花和槐果换书费 时间顺序 倒叙 3.A 4.不能。画线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祖父扎根山村、倾情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极具感染力。
    八、示例:爸爸停下来吧,我下车自己走。 学校规定车辆一律停在500米远,我不能违反规定。 越是没人看见就越应该遵守规定。
    九、提示:从要求中我们可以知道,题目可以选择“成功”或“失败”的尝试,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尝试”是以前没有经历过或者说没做过的,把所做的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在文章的结尾点明这次尝试的收获,得到的启示或教训。
    201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