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最新) |
范文 |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 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长方形: 周长C=(a+b)dux2 面积S=ab(其中a,b为长和宽) 正方形: 周长zhiC=4a 面积S=a×a(其中a为边长) 1、已知长方dao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长方形的宽: 宽=(周长-长×2)÷2 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四个角都是直角 (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7)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8)长方形对角线=√(a2+b2) (9)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