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数学课件 |
范文 | 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课件,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数学课件一 课题练习三(1) 总第12课时授课老师 授课内容教材第19页练习三1-6题。个人加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练习三第1题)。 6×7+4=、2×8+6=、7×9+5= 5×5+3=、3×9+7=、8×6+4= 2.提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顺序是什么?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2题。 43×8=、7×44=、39×5=、75×6= 3×284=、9×263=、6×724=、355×8= 学生分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2.练习三第3题。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云有多少张照片? 小兰有多少张照片?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4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解答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对比练习(练习三第6题)。 13×3=、2×14=、24×2= 16×3=、4×14=、24×3=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道题,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发现的?再动手计算。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你获得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年级数学课件二 《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和亲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的直播节目。你看,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新授 (一)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1、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汇报。 2、你想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 生1:一秒有多长? 生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提问。 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3、小结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学生独立做。说一说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时间的长短) 教师掐表,让学生做一样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学生一起做。 3、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课件三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三年级数学课件四 《减法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构造三位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2.能力目标:知道构造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方法;掌握求两个三位数的差与最小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个三位数的差与最小差 教学难点: 两个三位数的最小差 教学准备: 数卡 教学过程: 一、迁移与感知 1.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以前已经学过造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用数卡①②③造三位数,看谁造得又对又多。 2.学生造三位数。 3.交流反馈 师:造三位数时,你是怎样想的?造的数是几?最小数是几? 〖组织学生回忆造数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探究新的造数方法 观察与思考 师:例1,用数卡①②③⑤⑦⑨可以造出那些三位数?(学生口答) 操作与感悟 师:下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比赛 (1)两人合作:用这六张数卡造出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做后核对) (2)独立造出2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互相检查) (3)用刚才造出的两个三位数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互相检查) (4)归纳评价。 〖造三位数学生有经验,例1的重点是计算三位数的差,因此教师把当作竞赛题作为每个孩子的“热身赛”,让他们在(造数)操作中感悟,在计算中体验。〗 (二)计算差和最小差。 例2,从数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三位数,求两数的差。 1.计算的差 (1)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差? (2)独立尝试,交流反馈。 板书:987-123=864 (3)引导学生小结: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就能得到的差。 〖通过尝试计算,交流反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2.探究计算最小的差 小组合作 a、怎样才能得到最小的差?(寻找方法) b、可以找出几组数,进行尝试计算。 c、议一议,是否已找到最小差。 (2)集体交流:说说最小差是怎么得到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312-298=14、412-398=14、512-498=14、612-598=14、712-698=14812-792=14 (3)观察每一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计算最小差又没有规律? (4)演示数射线。 (5)师生归纳 ①这两个数必须有6个不同的数字组成。 ②这两个数在数射线上必须尽可能接近,以产生尽可能小的差。 〖求最小差是教学难点,教师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寻找方法,但教师要合理调控,必要时要稍作提示和点拨,以免太费时间。另外,教学中要借助数射线帮助学生寻找、分析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以便灵活运用知识。〗 (三)差是451。 1.学生独立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451。 2.交流:差是451,你是怎样找到被减数和减数的? 板书:968-517=451,876-425=451 3.师生归纳:可以假设一个比差大的三位数,用被减数减差就能找到减数,然后进行验算,符合要求即可。 三、内化新知,整合延伸 1.用数卡①②④⑤⑧⑨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 (1)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 (2)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 2.用数卡①②⑤⑧⑨④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 (1)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 (2)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最小差。 (3)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175。 3.在计算中有没有碰到问题? 〖在练习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让学生在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齐头并进。〗 四、体验收获,激烈评价。 三年级数学课件五 《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会分析、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2、能力目标:学会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意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把握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应用题,你知道哪些有关应用题的知识?你还想对应用题有哪方面的了解? 二、游戏激趣、明白结构 那么,让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看老师手中有很多花,现在给第一个学生2朵,给第二个学生3朵,你能说出老师手中花的朵数吗?如果老师说,比第一个学生多8朵呢?或说,是两学生的花的总数呢?你能说出来吗? 师生共同领会: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 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来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黄花25朵,紫花18朵,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解答。 如果添上“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这一题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式把题意表示出来。[手势、图形、线段];请你们互相说一说,题中哪句话最能表示出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四、尝试创造、加深理解 小组协作、师生合作,改变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即“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你们能编出怎样的应用题,请试试看;学生汇报创造的成果。 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题。 六、阅读课本、学会发现 请你们阅读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 三年级数学课件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