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范文 |
期末将临,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不妨来做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练习一下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ì xiàn chì bǎng gǎn jí cōng míng yáo huàng bǎo guì zhī zhū fú zhuāng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划“√”。(3分) 假期(jiǎ jià) 处理(chǔ chù) 友谊(yí yì) 尽管(jǐn jìn) 缤纷(bīn bīng) 几乎(jī jǐ)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斧( ) 孤( ) 钓( ) 要( ) 爷( ) 狐( ) 钩( ) 耍(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开怀( )笑 春( )秋实 面红( )赤 目瞪( )呆 百( )百中 提( )吊胆 五、选词填空。(5分) 陆续 连续 继续 1.在学校我( )两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2.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了教室。 3.我今天得( )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惊险 危险 4.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乱穿马路很( )。 5.这部警匪片,情节十分( )。有时,我会紧张得闭上眼睛。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照样子,写句子。(8分) (1)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有的 ,有的 。 (2)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一边 ,一边 。 2.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改为陈述句) 3.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七、把下面的诗句、名言补充完整。(12分) 1.停车坐爱枫林晚, 。 2. ,潭面无风镜未磨。 3. ,最是橙黄橘绿时。 4.两岸青山相对出, 。 5. ,其利断金。 6.仁者爱人, 。——《孟子》 八、口语交际。(4分) 晨晨借东西总是不及时归还,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写几句话劝劝他。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 ,有不一样的 。(3分) 2.它把红色给了 , 像一枚枚 ,飘哇飘哇, 邮来了 。(4分) 3.西沙群岛 , ,是个可爱的地方。(2分) 十、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3分) 尊重自己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 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进取,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批评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 近义词:尊重——( ) 训斥——( ) 反义词:喜欢——( ) 眉飞色舞——( ) 2.选择题。(选序号)(6分) (1)小时候,沈从文为什么被老师严厉地责备?( )(2分) A.和同学打架。 B.上课不用心开小差。 C.学习成绩太差。 D.因为看木偶戏而旷课。 (2)画线句子里的“矮子”指谁?( )(2分) A.个子矮的人。 B.沈从文人小,比楠木树矮。 C.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人。 D.沈从文因为人矮小,所以被称为“矮子”。 (3)读了沈从文的故事,你知道他有一个什么好习惯吗?( )(2分) A.知错就改 B.热爱劳动 C.遵守纪律 D.不懂就问 3.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3分) 十一、习作。(24分) 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那就请你把这美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吧!注意要围绕一个意思写。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视线 翅膀 赶集 聪明 摇晃 宝贵 蜘蛛 服装 二、jià chǔ yì jǐn bīn jī 三、斧头 爷爷 孤单 狐狸 钓鱼 鱼钩 需要 玩耍 四、大 华 耳 口 发 心 五、1.连续 2.陆续 3.继续 4.危险 5.惊险 六、1.示例:(1)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很活跃 在跑步 在做操 (2)妹妹 吃东西 看电视 2.没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 3.将“五颜六色的”或“红”删去。 七、1.霜叶红于二月花 2.湖光秋月两相和 3.一年好景君须记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二人同心 6.有礼者敬人 八、示例:晨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你借了东西,用完后一定要及时归还,要不然大家都不愿意再借给你了。 九、1.声音 季节 音乐 2.枫树 红红的枫叶 邮票 秋天的凉爽 3.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1.尊敬 斥责 讨厌 愁眉不展 2.(1)D (2)C (3)A 3.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犯了错误要知错就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知识点 1、名人名言: 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④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写景的古诗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4、孔子的名言: 温故而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5、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1 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 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 3 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4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 5 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好、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三、复习重点 1 正确书写、默写238个生字。 2 朗读、背诵课文 3 阅读训练 4 习作练习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复习时间 第20周 复习1——4单元 第21周 复习5——8单元 第22周 综合复习 三年级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课文3~4篇,习作1篇,练习1个。全册安排课文24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本册课本仍然采用“分流识字”的方法安排生字,共有生字36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232个,其他的只要求认识,不作考核要求。 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 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习写字的基本功。 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基础。 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 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59名学生,包括新转来的一名同学,其中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四、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1、《让我们荡起双桨》、《西湖》等课文,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东方之珠》表现了当代社会的风貌,同样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孙中山破陋习》、《军神》两篇课文,热情讴歌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伟大品格,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 3、《拉萨的天空》、《航天飞机》主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知识,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5、指导学生用好《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课外书籍,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6、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