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范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我们要做好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为数学思维模式打下基础,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 认识上、下
    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
    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
    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
    (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2)要确定图中人物的左、右位置关系,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图中人物来判断。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
    14-9+7= 15-9-5= 6+7-9= 13-9+8=
    17-9= 5+9= 9+8= 3+9=
    9+6= 14-9= 17-9= 7+5=
    8+4= 8+8= 12-7= 12-8=
    16-8= 14-7= 17-8= 13-7=
    12-8= 16-7= 15-8= 17-7=
    11-7= 13-8= 18-8= 11-8=
    12-7= 13-7= 12-8= 11-9=
    4+2= 8-3= 3+6= 9-4=
    40+20= 80-30= 30+60= 90-40=
    10+3= 7+30= 5+70= 2+10=
    30+7= 70+5= 12-2= 37-7=
    75-5= 12-10= 37-30= 75-70=
    70+4= 46-6= 33-30= 17-7=
    58-50= 9+60= 20+5= 50+1=
    30+5= 30+6= 70+3= 21+70=
    46+20= 30+14= 21+7= 46+2=
    3+14= 41+7= 30+28= 46+2=
    46+20= 3+55= 53+5= 46+3=
    6+62= 19+70= 4+32= 50+49=
    63+6= 30+28= 40+12= 45+4=
    33+40= 56+30= 3+34= 38+20=
    20+38= 3+56= 20+78= 25+30=
    25+30= 25+3= 31+23= 54-30=
    68-40= 93-20= 39-20= 77-40=
    67-30= 68-20= 48-3= 59-30=
    69-40= 75-3= 75+3= 26-4=
    85-70= 46-6= 73-50= 87-4=
    99-7= 56-3= 72-20= 27-7=
    95-70= 44-30= 58-40 =48-3=
    48-30= 57-6= 47-6= 59-30=
    69-40= 75-3= 75+4 = 56-30=
    34-3= 87-6= 74-2= 78-60=
    34-30= 78-6= 74+2= 75-3=
    88-5= 56-4= 89-7= 46-20=
    69-40= 47-3= 38-7= 84-4=
    63-60= 49-4= 94-70= 39-3=
    71-30= 57-30= 49-5= 97-60=
    47-3= 78-20= 47-5= 48-5=
    32-30= 65-4= 53-50= 68-5=
    47-4= 74-20= 86-5= 74-3=
    75-30=68-50=47-30=75-40=
    86-50=74-30=74-50=57-30=
    28-6=47-3=98-20=89-60=
    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
    1、整理归纳法。
    整理归纳法是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
    2、比较法。
    比较法是重要的,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在数学复习课中利用比较法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了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以后,可以与已经学过的比较两数相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也就进行了复习。
    3、变题法。
    变题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利用变题法复习有两个好处: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二是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比较,防止知识负迁移。例如:“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改变成“有8朵红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黄花有多少朵?”通过变题,使孩子搞清楚谁与谁比,谁多谁少,不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而是要分析好题意: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4、补缺法。
    平时学习中,孩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漏。通过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有的错误和缺点,虽然作了纠正,但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教材上那些容易混淆和孩子在练习时容易出差错的地方,要通过复习课来补缺。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3: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