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范文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加减法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3、左、右(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1  2-8=4  13-9=4
    10-7=3  11-8=3  12-9=3
    10-8=2  11-9=2
    10-9=1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