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一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
范文
    在平时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会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
    购物
    【知识框架】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
    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2、体会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从实际问题中理解“付出的钱、应付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购物情景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能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上辨认。
    2、会计算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3、在购物活动中体会大面额人民币的作用,运用人民币的兑换知识,初步掌握付钱的方法。
    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1.在购物情景中会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2.通过购物中的活动,了解付费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3.通过购物的活动,巩固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购物中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 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知识点】: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 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知识点】: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 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知识点】:
    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知识点】: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一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点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
    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
    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
    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5、分类
    1、什么叫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1、△2、☆3、●
    按颜色分:1、有颜色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
    6、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7、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