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数学课件 |
范文 | 课件实质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课件,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数学课件一 一、 教学内容 数学乐园(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83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1、走数学迷宫。 2、对口令、拍拍手。 3、小邮递员。 4、 排排坐比反应。 5、采花蜜练判断。 6、看图列式。 7、思维拓展。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水彩笔、、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实践活动课 老师:同学们,数学乐园开园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做游戏吗?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置悬念,带入一种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流程 (一)走数学迷宫 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A、说数。老师:远处走来一群数字宝宝,认识它们就请大声读出来! B、用数。老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吗? C、找数。启发学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 小 结:是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D、排数。(课件出示:迷宫图) 老师:到数学乐园去的路很多,让我们跟着小白兔由入口进入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米老鼠和唐老鸭会分别在两个出口处迎接我们呢!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笔在答题纸上画出不同路线。比一比看哪组想的最多,展示设计路线最多的作业纸,进行奖励。 E、找规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老师:同学们,不管按照哪种路线走,怎样才能确保不迷路顺利走出迷宫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用数、找数、排数几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好数学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对口令、拍拍手 老师: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学乐园,这里有很多小动物想与我们一起玩呢!让我们跟着小猴淘淘一起来玩第一个游戏。 A、对口令。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问:我出几?你对几?几和几组成几? B、拍拍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对于计算加减法很有帮助。通过对口令、拍手游戏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小小邮递员 老师:同学们看,谁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乐园?你们能帮帮邮递员叔叔把信投进信箱里吗? 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投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 1、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乐声中分组走上讲台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所以一年级的口算重在练习他们的速度快和准确性。这个游戏,即要求学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学生必须送对,侧重了对这两方面的训练。】 (四)排排坐 全班起立。从前往后报数,老师提问: 1、请这一组的前面3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3个小朋友拍四下手。 老师:这句话里两个“3”,含义一样吗?“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 2、请从前往后数第1个、第3个、第5个、第7个小朋友站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3、请从后往前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们组有女生几人?有男生几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从前往后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了基数、序数的概念,教学生加以区别。通过“从前数第2个”和“从后数第2个”地对比,让学生了解数数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时,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都是求和,但题型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练习教学生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五)采花蜜(课件出示动画图) 老师:草地上有很多鲜花,蜜蜂正忙着采蜜呢!如果算式没有问题,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飞走了。它们都能顺利采走花蜜吗? 5+3+2=10 8+2—1=5 5—4—1=0 5—3+2=10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符号,明确运算步骤,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看图列式(课件出示动画图) 先引导全班学生说图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A、白兔图(加法:6+2=8) B、天鹅图(减法:7—3=4) C、松鼠图(一图四式:5+3=8 3+5=8 8—5=3 8—3=5) 【设计意图: 让学生完整的描述一个数学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基础。】 (七)思维拓展 老师:同学们,聪明屋的小博士在等着我们呢?他出了一个思考题来考考大家,你能解答它吗? 提示学生从最下面的空思考,从较小的数思考。 三、 活动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好吗?! 【设计意图:常见的数学游戏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而我设计的整堂课的游戏活动融知识性、思维性和创造性于趣味之中,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兴趣盎然。】 一年级数学课件二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任教学科: 数 学 任教年级: 一 年 级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或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2、渗透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培养学生有序数数的思想.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自学2-3 自学提示: 1 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分别数出你所看到的物体的个数 3 跟同桌说说?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激发兴趣 (1)数数:从1数到10 (2)师: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看看图中都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1至10的人和物 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较大的.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一面国旗,用数字1表示. 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表示.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注: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让学生到台上数数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做?(适时渗透有序数数的方法) 三 认读1至10各数 (1)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数身边的数 师:这幅图中这么多事物能用数表示,在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数来表示的事物? (3)说一句带数的话 四 小结 NO:2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的良好品德. 3、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看图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并说给同桌听.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请学生摆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2)小结:像这样一个三角形对一个圆,这样的比较方法,我们称它为”一一对应” 4 教学”多””少”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2)一个小猪对一根木头比,谁多谁少? 木头多,小猪少 师: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换一句话说就是,小猪比木头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5 操作 (1)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第二行摆圆 圆比三角形多2个 (2)第一行摆6个五角星,第二行摆圆 五角星比圆多1个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 学生完成第8页的1――――4题。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可以一个对着一个比,用一一对应方法,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是从空间方位的角度引入的。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 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上、下”“前、后” “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NO:3 教学内容:上 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用”上” “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3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 1 认识” 上”” 下”位置关系的基础含义 2 能正确地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 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 下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自学指导: 观察书本第9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 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 师: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多媒体出示)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举出生活中有关上 下的例子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换句话说: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3 观察画面,体会上 下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画) 你的鼻子下面是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嘴巴上面是什么? 三 巩固提高 1 拍手游戏 (1)师发口令,上 下拍手 (2)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 听口令,摆一摆 书本第9页做一做 3 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 下关系的图画 四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NO:4 教学内容:前 后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中,体验前 后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的前 后位置顺序 2 培养学生前 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前 后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前 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自学指导 1 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2 谁在你的前面?你在谁的前面 二 新课导入 1 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2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引导学生用”(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同学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三 探究新知 1 师: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同学跑步的画面) 谁得第一名?谁是最后一名? 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同桌交流 2 上公交车图 师:这些人在干什么? 王英的前面是( ),( )在王英的后面. 四 巩固提高 1 说一说 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排在第几位? 2 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五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课件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小玻璃球50个,教学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 多小玻璃球,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下面请你们也抓 一把小玻璃球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 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 。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请座位号是两 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教师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6、游戏(排路队)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60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路队下课。 一年级数学课件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3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重点难点: 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写数、读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4)讨论:33中的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各表示什么?为什么同一数字表示的意义却不同呢? 2、教学100的读写。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练习八第5-7题。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写数时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读数时,十位上有几个十就读“几十”,个位上有几个一就读“几”。 教学反思: 在情境中引入读写数的必要性,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认识数位,明确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从而掌握了读数写数的方法,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深化了对数及数位的理解,掌握了100的读写方法。 一年级数学课件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