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二单元《比较》】 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针对练习: 2+6= 9-7= 3+2= 3+4= 5+4= 3+5= 7+1= 9-3= 8-3= 5-4= 8-2= 0+8= 3+1= 6+1= 7+3= 10-2= 7-2= 6-4= 9-2= 10-9= 5+5= 5+2= 9-4= 8+1= 2-1= 4+6= 2+7= 9-5= 3+3= 4-2= 10-4= 1+2= 5-3= 0+1= 10-7= 2+4= 6-5= 4+4= 5-1= 1+9= 8-4= 6+0= 3-3= 1+5= 10-5= 1+1= 8+1= 4-1= 9-3= 3+6= 2+6= 9-7= 3+2= 3+4= 5+4= 3+5= 7+1= 9-3= 8-3= 5-4=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 【加减法(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