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 |
范文 |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 2、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 (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 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内容可以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通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内容。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集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比喻手法。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语言完整。 3、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祝福语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 激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课前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爱好等一些情况。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请小朋友向你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我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个别介绍:谁愿意向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他们不怕辛苦,每天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2、小朋友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话?(鼓励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二、理解并学习儿歌 1、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小朋友祝福爸爸妈妈的话,儿歌的名字叫《爱的祝福》,我们来听听。 2、教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放录音,再次欣赏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把爸爸妈妈的爱比作什么?为什么?最后小朋友是怎么祝福爸爸妈妈的?(引导运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回答。)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6、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除了祝爸爸妈妈快乐又健康,你还想祝他们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祝福与并示范朗诵。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 3、带领幼儿朗诵新编儿歌。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4 【设计思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道德基石,是家庭和睦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开展感恩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尤其应从学前教育抓起。《感恩》是一篇看图讲述,我将幼儿熟悉的人物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设置与幼儿生活贴近的情境,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想说、会说、敢说、有机会说。同时以读儿歌,听音乐,歌表演等形式开展活动使幼儿懂得感恩,明白如何用感恩的心去回报于己有恩的人及帮忙需要帮忙的人,体验“感恩”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懂得感谢关心和帮忙过自己的人。 2、体验“感恩”的快乐。 【活动重点】懂得感谢关心和帮忙过自己的人。 【活动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谢”、“帮忙”。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一、幼儿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引入主题。 1、请幼儿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 小手拿出来(做手指游戏——毛毛虫),小虫虫胆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向呆在洞里吗这群毛毛虫真可爱,都明白同伴之间互相帮忙。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谁帮忙过你、关心过你呢 2、初步引导幼儿讲述关心和帮忙过自己的人,他们都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据幻灯片《感恩》迁移生活情景。 1、图一:请幼儿讲述父母是怎样关心和帮忙自己的。 出示第一张图片。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人是谁小朋友都上中班了,从生下来到此刻,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帮忙你的?(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做什么? 2、图二:老师是怎样关心帮忙小朋友的?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出示第二张图片。小朋友从上小班到此刻,很多时间都和老师在一齐。想一想,老师是怎样关心和帮忙你的?(联系实际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3、图三: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伙伴是怎样帮忙自己的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朋友猜一猜,这幅图上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谢”、“帮忙”的意思。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从家里、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说说关心和帮忙过自己的人,用“感谢”、“帮忙”各说一句话,感知和体会“感恩”。 四、学习儿歌《感恩》。 感恩感谢亲爱的父母,感谢敬爱的老师,感谢我的小伙伴,感谢帮忙过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和幼儿一齐表演。 说了这么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来,咱们一齐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老师带动幼儿一齐做动作)。 六、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选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关心和帮忙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穿爸爸、妈妈、自己的鞋子的体验,学习词语:拖拖拉拉、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2、能大胆表述出观察到的不同鞋子的区别和穿上后的感受,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爸爸、妈妈的鞋若干双。 2、布置鞋屋的场景,男鞋区、女鞋区。 教学过程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好吗?(进活动室) 二、让幼儿观察并表述不同的鞋子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语:哇!鞋屋里有好多鞋呀! 1、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呢?(皮鞋,高跟鞋、布鞋、运动鞋) 2、这些鞋都是谁穿的?(爸爸穿的鞋,妈妈穿的鞋) 3、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爸爸穿的是皮鞋,跟低;妈妈穿的高跟鞋,很高)颜色一样吗? (不一样,有白色的、黑色的……) 4、大家小脚并拢,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和旁边小朋友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5、谁的?谁的比较大?小朋友的鞋子呢? (爸爸的;妈妈的比较大;我的鞋子最小) 6、小结。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子都不一样,现在鞋屋里有这么多爸爸妈妈的鞋子, 我们一来起穿上试一试,好吗? 三、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觉。(脱下自己的鞋放到椅子底下) 1、第一次尝试,集体体验穿上爸爸妈妈的鞋的感觉。 男孩穿上爸爸的鞋,女孩儿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试一试。 (1)交流讨论:穿上爸爸的鞋,有什么感觉呢?走路很慢、我不会走路了、要拖着走,很不舒服。 (2)我请一位小朋友穿爸爸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3)穿爸爸的鞋走的时候鞋子离开地面了没有? 在地面上不断的发出声音,走得很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拖拖拉拉, 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4)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 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5)请两位小朋友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6)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 摇晃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摇摇晃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第二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1)男孩穿上妈妈的鞋子走一走,边走边说:"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女孩穿上爸爸的鞋子试一试,学说:"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3、第二次尝试,穿上自己的鞋子体验。 (1)我们来穿上自己的鞋走走跑跑会有有什么感觉呢? 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又蹦又跳的。 (2)那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蹦蹦跳跳,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4、小结: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四、情景延伸 1、听是谁在吵架?小鞋子你怎么了?(穿反了) 那该怎么办?我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没有把鞋子穿反,穿反鞋会很不舒服,也会摔倒。 2、我们在家里不要随便穿大人的鞋子,如果想穿,要有爸爸妈妈的搀扶,否则会摔倒或扭到脚,很危险,大家能做到吗? 教学结束 今天,我们用小手穿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鞋子上的细菌、小虫子都爬到我们的手上了,应该怎么办呢?(洗手) 好的,让我们排好队出去洗洗手吧!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冬天多运动就不怕冷。 2.理解词:汗渍渍、自言自语。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提问:冬天的北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你们怕冷吗? 2.初步欣赏故事,了解人物和情节。 提问:故事里有谁?天气怎么样?小白兔躲在被窝里干什么? 3.再次欣赏故事。 欣赏故事录音。 4.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 提问:小兔子为什么躲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妈妈说姥姥有一件什么衣服要送给小白兔? 姥姥有没有给小白兔一件不怕冷的大衣? 理解词:汗渍渍、自言自语。 5.讨论:什么是不怕冷的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你有没有不怕冷的大衣。 建议: 鼓励幼儿坚持运动,通过体育活动进一步体验什么是不怕冷的大衣。 评价: 1.能理解故事中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2.愿意通过体育活动也“穿上”不怕冷的大衣。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跟读儿歌,能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快乐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3、幼儿能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背景图 2、儿歌中的动物图片 3、字卡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谈话 1、小朋友们喜欢幼儿园吗? 2、表扬班上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出儿歌中的小动物。 (二)、教师运用字卡和图标展示儿歌,幼儿欣赏。 1、看看有谁来上幼儿园了? 2、它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 3、小朋友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呢? (三)、看字卡和图标,逐句理解儿歌内容。 1、看字卡、图标学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总结:幼儿园真好,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很开心。 (五)、识字游戏 三、活动建议: 动物图片要做得形象、美观、能吸引幼儿。 四、活动评价: 1、有喜爱上幼儿园的情绪。 2、会独立地念儿歌。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故事字卡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红缨幼儿用书),感受、复述故事 P9:幼儿练习翻书、定位 (二)提问: 1、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孩子能以小象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这是我的好朋友……”) 2、请你摸一摸。(让孩子逐一摸图中的小狗、小猫、小兔、小鸟) 3、用“我是……”句式,以小动物的口吻自我介绍。 4、瞧!这些玩具朋友变成小页码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在后面找到他们吗?(让孩子找一找小狗、小猫、小兔、小鸟所在的页) P10—P1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复述 (三)提问: 1、P10-P11:谁来上幼儿园了?他们怎么来幼儿园的? 2、P12:小鸡在幼儿园里做什么? 3、P13:小朋友在幼儿园做什么?他们开心吗? 4、P13:你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 (四)、识字游戏,复习巩固关键字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倾听散文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附儿歌:大家来上幼儿园 小猫来上幼儿园, 看见老师笑眯眯。 小狗来上幼儿园, 排队走路一二一。 小鸡来上幼儿园, 唱歌跳舞做游戏。 我也来上幼儿园, 朋友多呀真开心,真开心!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篇8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和排序图片,用完整的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学习词:着急。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二)情感目标 知道在自己或别人有危险时,要积极勇敢地自救或帮助他人。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蜜蜂木偶,教师用大图片一套,字卡:着急、录音机、磁带。 2.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排序板。 (二)知识经验准备 了解蒲公英的特性与作用。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引出课题。 教师操作小蜜蜂木偶,放录音:小朋友,我是小蜜蜂。昨天我去采花蜜时遇到了危险,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吗?我的同伴将这件事拍了下来,现在将相片带来给你们看。 2.出示图1,发展幼儿思维的扩散性及独创性。 教师出示图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理解图意:相片上是什么地方?有谁?它怎么了?你知道小蜜蜂为什么快要掉到湖里了?(让幼儿从图片内容联想到图片外的内容)小蜜蜂快要掉进湖里了,它的心情会怎样?(学习词:着急)让幼儿进行讨论:如果你是小蜜蜂,这时候你会怎样使自己不掉进湖里?如果你去救小蜜蜂会用什么方法?怎样救?启发幼儿大胆想像,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然后老师与其他幼儿进行集体分析,分析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对于幼儿的独创性想像给予肯定。出示木偶小蜜蜂:谢谢小朋友们给我想出这么多的方法。 3.出示图2、图3,理解图意,进行排图讲述。 教师操作小蜜蜂木偶:你们想知道后来我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吗? 你们看了这两张相片就知道了。出示图2及图3,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中的内容:这两张相片中又有谁呢?它们在干什么?教师:这三张相片里讲了小蜜蜂的故事,但是前后位置弄乱了,请小朋友帮助小蜜蜂将相片排好,并将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要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幼儿操作图片及排序进行排图讲述。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能遵循事情发展的规律进行排图讲述。最后请有代表性的幼儿进行讲述,要求幼儿讲述时语言完整、连贯。 4.增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除了用这样的顺序排列相片,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排这些相片?故事的内容又是怎样的?让幼儿再重组图片进行讲述,如有不同的排列,请幼儿讲述给大家听,集体分析这种方法行不行。只要故事的情节合乎客观规律,有说服力,就给予肯定。 5.引导幼儿知道在自己或别人遇到危险时要积极勇敢地自救和帮助他人。 教师: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但是附近没有人帮助你,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看到别人有危险时,你又会怎样做?(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将自己所想出的救小蜜蜂的方法都画出来,再结合其他图片进行讲述。 社会:让幼儿进行“遇到危险怎么办”的主题活动,知道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自救或帮助别人脱离险境。 五、生活中渗透 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危险或困难时,首先要考虑怎样自救摆脱困境:要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当别人遇到危险或困难时,要积极勇敢地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六、环境中渗透 将图片投放到语言角,让幼儿进行排序,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故事情节。 七、家庭中渗透 让幼儿将图片带回家,排图并讲述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平时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幼儿一些自救常识。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