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如何用感动中国素材写高考作文
范文
    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公布!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人不仅有榜样意义,他们的事迹更是中高考考场的绝佳作文素材。那么,如何用感动中国素材写高考作文呢?
    
    如何用感动中国素材写2024高考作文?
    加分金句
    “感动”是我们作为媒体人要传播的东西,但它不是我们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行动。《感动中国》所呈现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上的美德,都不应该是被观赏的,而应该变成每个人的行动。
    ——白岩松
    我对“感动”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能让人心里一热,浑身一震,是产生行动的欲望。感动可以很震撼、很宏大,也可以很微小、很温暖,是细细地下着的雨,是默默地流着的泪。感动,让我们看到,这世界除了硬邦邦的规则、干巴巴的关系、赤裸裸的利害,还有很多柔软的东西。
    ——敬一丹
    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忠诚、奉献、敬业、友善等宝贵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正能量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滋养。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精神”的凝聚,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也是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志。
    ——大江网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作文素材
    俞鸿儒:
    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做别人做不成的, 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刘玲琍:
    从小到大,朝朝暮暮,挺熟悉的,但是说不上了解,如果不是遇到了特别的情况,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在负重前行。
    孟二梅:
    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是谁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信赖的人,过去无缘相识,因为他平凡,危难中堪当重任,因为不忘初心。
    张雨霏: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杨华德: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牛犇:
    流浪进电影的苦儿,依然在跋涉的老戏骨,赋予角色生命,带给人间笑声,人们忽略它的名字,但记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灯下,坚守远超出银幕的边界。
    穆言灵:
    柳杉根深,鼓岭绵绵,跨越三代的情缘,岁月化不开,大洋隔不断,同行一条路,共饮一口井,蕴含友谊的土地,割舍不下的乡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语言,承载友爱、情谊、和平。
    张连钢:
    这一块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把买不来的做出来,还要做到最快、最强、最智能,天降大任于己,何惜筋骨体肤,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
    萧凯恩:
    假如给他三天光明,第一天他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他会登上山顶,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第三天,他要走更远,去看望他个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
    大鹏保持向上的姿态,时代赋予最大的拖举。从前的孤勇者,如今是国之重器,苦练精飞,逐浪驱敌。南海、西太、绕岛,离弦之箭,射向深蓝。
    感动中国,传递感动,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善”字变得那么异常夺目,他们的善举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是他们让我们感觉到了温暖,让我们致敬最温暖的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观后感
    通过这次观看《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价值。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就能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刘玲琍老师。
    2008年,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了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求担任该班负责人。她一边上课,一边自学康复技能。
    为了让孩子发出第一声,刘玲琍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还经常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和鼻子旁,让孩子们感受声带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
    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拉着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让孩子们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这样一对一地上课,每天下来喉咙基本是嘶哑的。”其实这些孩子的进步很微小,但刘玲琍知道,每天有一点进步,一个学期就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课堂教学,刘玲琍耕耘特教讲坛已33年。
    正是通过她的有效训练,不少学生终于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开口说话,目前已有30多个孩子康复,15个孩子进入了普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当这些孩子们第一次叫出“妈妈”“爸爸”的时候,没有一个家长不泪流满面。
    刘玲琍最初从事特殊教育的想法源于小时候邻居家的聋哑阿姨。
    “聋哑阿姨虽然不会说话,但总是对周围人释放出纯真的善意。”刘玲琍那个时候就在想,“如果她能接受教育,有了一技之长,会不会就此改变命运?”
    邻居阿姨的悲苦人生在7岁的刘玲琍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11年后,种子发芽长成大树了。1991年,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聋哑教育专业毕业后,进入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普通教师。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