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8年云南省普通专升本《动物学》考试大纲 |
内容 | 《动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概述 《动物学》主要介绍各门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主要考查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各主要门、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概况,涉及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 满分:150分(单科成绩)。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较易试题约占50% 中等试题约占30% 较难试题约占20% 四、题型及题型分值分布 单选题约占20% 填空题约占20% 判断题约占7% 名词解释约占20% 简答题约占20% 综述题约占13% 五、内容比例 第一章 动物的分类约占4% 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约占4%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约占4% 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约占2% 第五章 扁形动物门约占8% 第六章 原腔动物约占4% 第七章 环节动物门约占6%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约占4% 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约占8% 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约占2% 第十一章 脊索动物门约占4% 第十二章 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约占10% 第十三章 两栖纲约占10% 第十四章 爬行纲约占10% 第十五章 鸟纲约占10% 第十六章 哺乳纲约占10% 六、参考教材 1.张训蒲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动物的分类 一、考试知识点: 1.分类的依据。 2.分类的等级(阶元)。 3.物种的概念及命名法则。 4.生殖隔离现象。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动物的命名法则(双名法、三名法)、物种的概念。 2.理解动物生殖隔离的形式。 3.了解自然分类系统。 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 一、考试知识点: 1.生殖的概念。 2.生殖的方式。 3.有性生殖的特点。 4.生殖细胞的发生。 5.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 6.胚后发育。 7.生物发生律(即重演律)。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生殖的方式及有性生殖的特点以及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受精、体外受精、体内受精、同体受精、异体受精、个体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生物发生律 (即重演律)等概念。 2.理解生殖细胞发生的主要阶段。 3.了解生殖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各纲的主要特征。 2.各纲的重要类群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各纲的主要特征。 2.理解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3.了解原生动物重要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上的重要位置。 3.水螅、钵水母、珊瑚三个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辐射对称、两胚层、刺细胞和消化循环腔等基本概念。 2.理解腔肠动物的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3.了解腔肠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及世代交替现象。 第五章 扁形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涡虫、吸虫和绦虫三个纲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分类及生活史。 二、考试要求: 1.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两侧对称和三胚层出现的演化意义。 2.理解皮肌囊(皮肤肌肉囊)、原肾管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以及扁形动物门三个纲的主要特征。 3.了解寄生动物的生活史及其对人与动物造成危害与预防和治疗。 第六章 原腔动物 一、考试知识点: 1.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人蛔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特点。 3.几种重要、常见的线虫。 4.轮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等的形态特征、代表动物。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原腔动物(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理解原腔动物的进化意义。 3.了解轮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等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以及人蛔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 第七章 环节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同律分节、次生体腔(真体腔)的出现在演化上的意义。 3.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的主要特征及异同。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理解同律分节、次生体腔(真体腔)、刚毛和疣足、闭管式血液循环、后肾管排泄系统等概念。 3.了解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的主要特征及异同。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3.各纲的分类依据及分类概况。 4.形态结构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适应。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理解外套膜、外套腔、齿舌、开管式血液循环等概念。 3.了解各类群的特征与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 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代表动物、形态特征及分类。 3.昆虫的口器类型、触角和足的基本构造。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理解异律分节、口器、外骨骼、混合体腔、马氏管等概念。 3.了解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主要区别。 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海百合纲的代表动物。 二、考试要求: 1.掌握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2.理解五辐射对称、内骨骼、水管系统等概念。 3.了解五个纲的代表动物。 第十一章 脊索动物门 一、考试知识点: 1.脊索动物门的三大主要特征及次要特征。 2.各亚门的主要特征概述。 3.脊索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二、考试要求: L掌握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的特征与分类。 2.理解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等概念。 3.了解脊索动物的起源与进化以及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章 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一、考试知识点: 1.鱼类的主要特征(体形与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感官、排泄、生殖等系统)。 2.鱼的分类(软骨鱼纲、硬骨鱼纲及各亚纲的特征及代表)。 二、考试要求: 1.掌握鱼类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鱼的鳞、尾的类型;鱼的鳞式、鳍式;骨骼系统及特征;消化道的结构与食性的关系;循环系统及其特点;鳔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鱼类上下颌和偶鳍出现的进步性特征。 3.了解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第十三章 两栖纲 一、考试知识点: 1.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和不完善性特征。 2.两栖类的主要特征(骨骼、消化、循环、呼吸、生殖等系统)。 3.两栖类的三个目(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的特征。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两栖类的基本形态结构。 2.理解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和不完善性特征。 3.了解两栖动物的分类、各类群代表动物。 第十四章 爬行纲 一、考试知识点: 1.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2.爬行类的躯体结构(骨骼、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生殖等系统)。 3.爬行类各目的主要特征及类群。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爬行类完全适应于陆栖生活的进步性特征。 2.理解羊膜卵、羊膜动物、次生腭、胸廓等概念。 3.了解分类(龟鳖目、有鳞目和鳄目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类群)。 第十五章 鸟 纲 一、考试知识点: 1.恒温及其意义。 2.鸟类的躯体结构(外形、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官等)。 3.分类(二亚纲、三总目、七个生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举例。 4.鸟类的繁殖及迁徙。 二、考试要求: 1.掌握鸟类各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2.理解繁殖季节、繁殖行为、占区、求偶、筑巢、产卵、孵卵、育雏、早成鸟、晚成鸟、迁徙、越冬区、繁殖区、留鸟、候鸟等概念。 3.了解生态群的划分与实际意义,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等。 第十六章 哺乳纲 一、考试知识点: 1.胎生、哺乳及其在演化上的意义。 2.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外形、皮肤及衍生物、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官、生殖等)。 3.哺乳类各亚纲、主要目的特征、代表动物。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哺乳类的基本特征及各亚纲的区别。 2.理解恒温、胎生、哺乳等概念及其进化意义。 3.了解哺乳动物的分类(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的主要特征,真兽亚纲的分目及代表动物)。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