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7广东医疗卫生预防医学:职业性铅中毒 |
内容 | 主要接触机会有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和铅化合物的应用等。生产过程中,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气的形式污染生产环境,所以呼吸道是主要吸入途径,其次是消化道。 (一)毒作用机理 铅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 1.对骨髓中幼稚红细胞较强毒性作用→点彩红细胞增加,红细胞成熟障碍; 2.与细胞内蛋白质巯基结合,干扰多种细胞酶类活性,如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下降,细胞膜脆性增加,溶血; 3.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紊乱,皮层-内脏调节障碍,末梢神经传导速度降低; 4.血管痉挛、肾脏受损; 5.至卟啉代谢紊乱、血红素合成障碍:铅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 (二)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主要是经口摄入,工业生产中已罕见。 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绞痛;中毒性脑病; 2.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乏力、关节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 (1)神经系统: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运动型、感觉型或混合型),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便秘,严重时腹绞痛(脐周,止痛药不易缓解,可持续数分钟以上,腹部检查常无阳性体征); (3)血液及造血系统:轻度贫血(低色素正常细胞型),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 (4)其它:铅线,肾脏损害,月经失调、流产等。 (二)处理原则 1.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 (1)轻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 (2)中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原则上应调离铅作业。 (3)重度中毒:调离,治疗和休息。 2.治疗方法包括: (1)驱铅疗法:3-4日一疗程,间隔3-4日。首选:依地酸二钠钙1.0g/d;二巯基丁二酸钠1.0g/d静脉注射或0.5g/次,每日三次。 (2)对症疗法:镇静剂,腹绞痛(葡萄糖酸钙或阿托品)。 (三)职业性铅中毒的预防 1.降低铅浓度: (1)加强工艺改革 (2)加强通风 (3)控制熔铅温度,减少铅蒸气逸出 (4)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 2.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工作服,防烟口罩,洗手,淋浴,体检,妊娠及哺乳期暂时调离铅作业。 3.职业禁忌证: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肝肾疾患、心血管器质性疾患。 【例题】职业性铅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 A.依地酸二钠钙 B.巯基络合剂 C.阿托品 D.糖皮质激素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解析:职业性铅中毒时,驱铅疗法:3-4日一疗程,间隔3-4日,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1.0g/d。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