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编考试基础知识:社会意识 |
内容 |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关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等观点、理论的总和,以及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感情、情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历史唯心主义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产生和变化。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怍用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尽管社会意识最终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一经产生,就具有动员、组织、引导、教育和规范的作用,从而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社会意识是通过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哲学等形式,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相互联系,构成了社会意识体系,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 马克思主义把社会意识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 的总和。意识形态带有阶级性,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带阶级性,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 四、社会意识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心态和设施,分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意识形态就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非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没有关系。例如《红楼梦》属于上层建筑,逻辑学不属于上层建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