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初试) (科目:850机械设计基础)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重点考察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简单的设计方法,机构选型与零部件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原则,创新设计的思维方法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计算题 设计题 三考查范围 1.机械系统与机械组成的基本概念 2.机构的组成原理、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3.平面连杆机械的工作特性、特点及功能 4.凸轮机构的组成、类型、特点和功能 5.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特点 6.机械的摩擦类型、效率表达形式、自锁生产的原因 7.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8.机械原理课程体系结构 9.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0.平面四杆机构设计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1.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 12.渐开线的特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和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及尺寸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啮合传动、直齿锥齿轮机构的特点,变位齿轮传动 13.周转齿轮系及复合齿轮系传动比计算 14.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概念,其他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15.机构平衡的基本方法与机构的动力学设计 16.机构的创新设计原理与方法 17.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载荷及应力的分类 18.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载荷,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9.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0.挠性传动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21.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方法 2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及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概念 23.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受力分析、寿命计算及支承部件的组合设计 24.联轴器、离合器、键联接、弹簧的基本特点 25.螺纹联接的类型及特点,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