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云南省“三校生”招生技能考试大纲——药学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内容
    云南省“三校生”招生技能考试大纲
    ——药学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参加云南省2017年药学类“三校生”招生技能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与成绩分配
    考试内容包括技能考试、面试两部分。技能考试占250分、面试50分,合计300分。
    (一)面试内容
    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思想、对所报考专业(药学、中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的认知、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二)技能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要考核考生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及通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包括解剖标本识别、生理学经典实验、生药识别三个内容。解剖标本识别100分、生理学经典实验(血压测定、人类血型测定)50分、中药性状鉴别100分,合计250分。
    第一部分人体解剖标本识别
    简介要求考生掌握人体标本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和位置毗邻,考生在20分钟内完成20个标本的辨识,并写出名称。
    1、躯干骨
    ①掌握骨的形态及构造;
    ②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特点;
    ③掌握肋骨及胸骨的形态。
    附:识辨要点
    ①椎骨:颈椎、胸椎、腰椎、椎体、椎孔、椎间孔、椎弓、椎弓根、椎弓板、上、下关节突、横突、棘突、横突孔、肋凹、岬、骶管裂孔、骶前、后孔、骶角、骶管;
    ②肋:肋头、肋颈、肋结节、肋沟;
    ③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胸骨(柄、体、剑突)、肋弓、胸骨下角)。
    2、四肢骨
    ①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②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附:识辨要点
    ①肩胛骨(三个角、三条缘、三个窝)、肩峰、肩胛冈、喙突、关节盂;
    ②肱骨(头、大、小结节、外科颈、桡神经沟、肱骨内外上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鹰嘴窝);
    ③桡骨(头、颈、桡骨粗隆、茎突);
    ④尺骨(鹰嘴、滑车切迹、冠突、尺骨头、茎突);
    ⑤髋骨(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窝、髋臼、坐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大小骨盆、耻骨下角、耻骨梳、弓状线、闭孔;
    ⑥股骨(头、颈、大小转子、股骨内外侧髁、内外上髁、粗线;
    ⑦胫骨(粗隆、内、外侧髁、内踝);
    ⑧腓骨(头、外踝)。
    3、颅骨
    ①掌握颅的组成及分部;
    ②掌握各部颅的名称和位置;
    ③掌握下颌骨、舌骨、蝶骨、颧骨和筛骨的形态结构;
    ④掌握颅各面的形态。
    附:识辨要点
    ①脑颅:顶骨、颞骨、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②面颅:上颌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颧骨、腭骨、舌骨、犁骨、下颌骨(下颌角、下颌头、下颌孔、下颌管)、颅顶(冠、矢、人字)缝、颅底内面(颅前、中、后窝、筛板、筛孔、垂体窝、视神经管、蝶鞍、枕骨大孔、内耳门、颅底外面(枕外隆凸)、枕骨大孔、枕髁、乳突、下颌窝、颅侧面(外耳门、颧弓、颞窝、翼点)。
    4、骨连结
    ①掌握关节的构造;
    ②掌握躯干骨的连结;
    ③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骨盆的构成及功能;
    ④掌握手足的连接;
    ⑤掌握颅骨的连结。
    附:识辨要点
    ①脊柱(前后纵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椎间盘);
    ②胸廓(上下口、肋间隙);
    ③肩关节;
    ④肘关节;
    ⑤桡腕关节。
    ⑥骨盆(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坐骨大小孔、界线、骨盆下口、盆腔及性别差异);
    ⑦髋关节、膝关节(髌韧带、胫、腓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
    ⑧踝关节;
    ⑨颞下颌关节。
    5、肌
    ①掌握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装置;
    ②掌握躯干肌的位置、分群和起止点;
    ③掌握腹股沟管的结构;
    ④掌握头颈肌的位置、分群和起止点;
    ⑤掌握四肢肌的位置、分群和起止点。
    附:识辨要点
    咬肌、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及斜角肌间隙、胸大肌、前锯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腹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鱼际、小鱼际、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跟腱、膈及膈的三个裂孔、全身各部位肌的分群、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腹直肌鞘、胸腰筋膜、腋窝、肘窝、股三角、腘窝。
    6、消化系统
    ①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②掌握消化管各段的位置、连续关系并说出其形态结构特点;
    ③掌握食管、胃和直肠的毗邻;
    ④掌握腹膜与脏器关系;
    ⑤掌握大网膜、小网膜的位置,小网膜的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与交通;
    ⑥掌握腹膜形成的系膜、韧带和陷凹的位置;
    ⑦掌握肝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
    ⑧掌握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和通连关系;
    ⑨掌握胰的位置和形态。
    附:识辨要点
    腭扁桃体、咽峡、咽的分部及各部的通连关系(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食管的起止、分部(颈、胸、腹部)三处狭窄的位置、胃两口(贲门、幽门)、两缘(胃大、小弯)、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十二指肠及大乳头、空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升、横、降、乙状结肠)、直肠、肝脏上下面的分叶(肝左、右叶、方叶、尾状叶)、肝门、出入肝门结构(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肝圆韧带、镰状韧带、胆囊、胆总管、胰、大、小网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网膜孔、网膜囊、直肠子宫陷凹、子宫膀胱陷凹、直肠膀胱陷凹
    7、呼吸系统
    ①掌握上、下呼吸道的组成;
    ②掌握鼻旁窦的组成、开口部位;
    ③掌握喉的位置、分部;
    ④掌握气管的位置和分部、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⑤掌握肺的位置并识别肺的形态;
    ⑥掌握肺门和肺根的概念、位置;
    ⑦掌握胸膜组成、肋膈隐窝的位置;
    ⑧掌握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⑨掌握纵隔的境界、分部和内容。
    附:识辨要点
    鼻腔(上、中、下鼻甲、鼻道)、鼻旁窦(额窦、上颌窦、蝶窦)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会厌、喉口、前庭襞、声襞、前庭裂、声门裂、喉前庭、喉中间腔、喉室、声门下腔、气管(起止、分部)、气管杈、左右主支气管、肺尖、肺底、心切迹、肺裂(斜裂、水平裂)、肺叶(左2右3)、肺门及出入肺门的三套管腔(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胸膜分部、胸膜腔、胸膜顶、肋膈隐窝、纵隔及分区、上纵隔器官排列、下纵隔分部及主要的器官配置。
    8、泌尿系统
    ①掌握泌尿系统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②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
    ③掌握肾区的位置;
    ④掌握肾的剖面所见结构名称;
    ⑤掌握肾的被膜层次和名称;
    ⑥掌握肾内主要动脉的名称;
    ⑦掌握输尿管的起始、分部和狭窄部位;
    ⑧掌握膀胱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结构,膀胱三角的界限;
    ⑨掌握尿道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附:识辨要点
    肾的位置、形态、肾门、出入肾门的3套管腔(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肾的冠状剖面结构(肾皮质、肾锥体、肾乳头、肾大、小盏、肾盂)、肾的被膜(肾纤维囊、肾脂肪囊、肾筋膜)、输尿管行程及三处狭窄、膀胱的位置、膀胱尖、膀胱颈、尿道内口、膀胱三角、女性尿道的起止和行程。
    9、生殖系统
    ①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②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附:识辨要点
    ①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前列腺、精囊、男性尿道起止、行程分部(三部分)、三处狭窄、两个弯曲、阴囊、阴茎;
    ②女性:卵巢、输卵管(四部分)、子宫位置、分部(底、体、颈)子宫腔、子宫颈管、子宫口、子宫圆韧带、子宫阔韧带、骶子宫韧带、阴道后穹、乳腺、输乳管、盆膈、尿生殖膈。
    10、内分泌系统
    ①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
    ②掌握甲状腺旁腺的形态、位置;
    ③掌握肾上腺的形态、位置;
    ④掌握垂体的位置、辨认形态及毗邻。
    附:识辨要点
    甲状腺及分叶、垂体、肾上腺、胸腺、松果体
    11、心及肺循环血管
    ①掌握心的形态、位置及心各腔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②掌握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③心包及心包腔的结构。
    附:识辨要点
    心脏(标本结合模型):心的形态(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冠状沟、前后室间沟)、左右心房、左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房间隔、卵圆窝、肺静脉口、左右心室、二尖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瓣、主动脉窦、肺动脉瓣、室间隔、左右冠状动脉、冠状窦、心包、心包腔。
    12、体循环的动脉
    ①掌握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分部及各部发出的分支;
    ②掌握头、颈、上肢、胸部、腹部、盆部和下肢动脉主干的起始部位、行程及其分支与分布;
    ③掌握胃的动脉来源;
    ④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及主要属支的名称、位置和收集范围;
    ⑤掌握下腔静脉的组成、起止和主要属支的名称、位置及收集范围;
    ⑥掌握门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
    ⑦掌握胸导管的起始、组成、走行和注入部位;
    ⑧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和汇入部位;
    ⑨掌握脾与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附:识辨要点
    ①动脉:肺动脉干及肺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干、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腹腔干及其分支、肠系膜上、下动脉、左、右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闭孔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臀上、下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足背动脉;
    ②静脉: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静脉角、上腔静脉、奇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肝门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股静脉、大、小隐静脉、四肢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13、眼睛
    ①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及形态结构;
    ②掌握眼球内容物的组成;
    ③掌握眼副器的组成。
    附:识辨要点
    眼球壁的三层(角膜、巩膜、视网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眼球外肌、泪器。
    14、耳
    ①掌握耳的组成及外耳道的形态;
    ②掌握鼓膜的位置及形态;
    ③掌握鼓室、咽鼓管的位置;
    ④掌握内耳各部的形态。
    附:识辨要点
    前庭蜗器: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鼓室6个壁、听小骨、咽鼓管)内耳(骨迷路、膜迷路的组成)。
    15、淋巴系统
    脾(脾门、脾切迹)、胸导管、主要淋巴结群(以模型为主)
    16、神经
    ①掌握脊神经的分布概况;
    ②掌握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位置和分支、分布;
    ③掌握胸神经前支的行程和分布;
    ④掌握各对脑神经进、出颅腔所经过的孔、裂,行程及其重要分支的行经和分布;
    ⑤掌握交感干的组成、位置及与脊神经的关系;
    ⑥掌握交感干的分部,交感神经节的名称和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
    ⑦掌握副交感神经骶部与脊神经的关系及盆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附:识辨要点
    ①中枢神经系统(标本结合模型):脑的分部、脑干(中脑、脑桥、延髓)、脑干的内部结构、背侧丘脑、视交叉、小脑及小脑扁桃体、端脑三面、三沟、五叶及主要的沟回、功能区、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脑和脊髓的被膜;
    ②周围神经系统:膈神经、臂丛及其主要分支(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肋间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臀上下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交感干。
    第二部分生理学相关技能
    (一)人体血压的测量
    1、简介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是没有声音的,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以发生血管音,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来判断血压的高低。要求考生按照规范在10分钟内完成血压的测量((测量对象为志愿者)。
    2、操作步骤:
    ①检查血压计;
    ②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一臂,衣袖卷至肩部。放平血压计,水银柱0点,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③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距肘窝上3厘米处;
    ④左手食指、中指在肘窝内处及肱动脉搏动,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并固定;
    ⑤右手打开水银柱开关,握住气球,关闭气门打气至桡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
    ⑥慢慢放开气门汞柱缓慢下降。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以后水银柱继续下降,当搏动声转轻或消失,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⑦测量毕,驱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水银柱开关,拧紧气门螺帽、解开袖带,整理后与气球妥善放入盒内;
    ⑧记录结果。
    (二)人类ABO血型鉴定
    1、简介人类ABO血型抗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或B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和凝集素(又称抗体)A、B。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凝集素A)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凝血反应)。本项操作待测血液由考点提供,考核时间为10分钟。
    2、操作步骤(玻片法):
    ①待检红细胞的制备:吸管吸取待测悬浮血细胞,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小离心管中,混匀,制成待测红细胞悬液;
    ②取清洁载玻片一张,用蜡笔划为两格,标明A、B;
    ③将抗A、抗B血清各一滴分别滴在A、B格内;
    ④用吸管取待测红细胞悬液于抗A、抗B格内各加一滴,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合。在室温下静置数分钟,在白色背景下肉眼观察,也可显微镜观察;
    ⑤结果确定:阴性,红细胞均匀分散分布;阳性,红细胞呈絮状物凝集。
    第三部分中药性状鉴别
    要求:掌握120种中药材或饮片的名称、性状、功效。
    考试范围分别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临床常用的120种中药材或中药饮片(见表)。考试前,从120种中药内随机抽取组成8组(每组40味,组间重复率≤20%)备考。考生在监考教师监督下自己随机抽取八组中的一组(40味)中药材或中药饮片进行鉴别,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序号、名称及功效填入表中。中药的主要功效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的为准,功效较多时,只写前面两个主要功效即可。每药2.5分,其中,识别出药材或饮片得1.5分,写出每个功效0.5分(写出最主要的两个功效得1.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分钟。
    中药性状鉴别品种目录
    
类别 品 种
根及根茎类 (50种) 大黄、何首乌、牛膝、白芍、黄连、延胡索、板蓝根、甘草、黄芪、三七、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龙胆、丹参、黄芩、玄参、地黄、桔梗、党参、木香、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百部、川贝母、天麻、葛根、天花粉、南沙参、浙贝母、黄精、玉竹、天冬、麦冬、知母、山药、姜黄、远志、香附、胡黄连、续断、重楼、骨碎补、白及、白茅根、百合、
皮类、茎木类(16种) 苏木、钩藤、通草、鸡血藤、桂枝、桑枝、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地骨皮、桑白皮、木通、竹茹、五加皮
花、叶类 (15种) 淫羊藿、大青叶、番泻叶、枇杷叶、紫苏叶、桑叶、辛夷、丁香、金银花、款冬花、红花、菊花、蒲黄、侧柏叶、槐花
果实、种子类 (15种) 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决明子、小茴香、连翘、枸杞子、槟榔、桃仁、枳实、使君子、菟丝子、王不留行、胖大海、
全草类 (8种) 麻黄、金钱草、广藿香、薄荷、石斛、肉从蓉、淡竹叶、蒲公英
其他类 (8种) 茯苓、猪苓、雷丸、灵芝、乳香、没药、血竭、五倍子
动物药类 (5种) 石决明、珍珠、海马、穿山甲、阿胶
矿物药类 (3种) 朱砂、自然铜、石膏

    第四部分考试相关说明
    1、参考书目
    (1)《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黄莉军、张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版。
    (2)《天然药物学基础》,郑小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版。
    (4)《医药卫生类“三校生”高考实践技能考试指导》,余珊、陶剑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
    2、考试要求
    考生根据准考证上所注,携带必需物品(如本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工作服、口罩、帽子等)。考点设候考室,考生在候考室等待考试,等待考试过程中不得外出,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考点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考生考试答题时一律用黑色水笔或签字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填写。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