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梅尧臣 |
内容 |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宋朝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梅尧臣代表作品: 《小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译文】 淮河阔大的洪水过后,大地上形成许多沙洲。忽见一个村落,但见村民门前的篱笆墙已稀疏破敝,草草地搭建个门。寒鸡觅食后,自个儿呼唤着同伴。而一些无衣取暖的老人们怀抱着孙儿,守候亲人归来。野外一只小船泊在河边,只残留下几根断缆。疲惫的鸟儿抬着头无助地打量周围。早已枯萎的桑树,被洪水侵蚀得露出了深深的根部。我哀叹灾民的生活凄惨到如此地步,可他们还被荒谬的官府强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苏幕遮》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垂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斑竹管笔》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田家》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译文】 曾在南山下种豆,却被风雨打落。辛苦一场,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秆,用什么充饥呢。 《墨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残菊》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鲁山山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 《陶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翻译】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春寒》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秋夜感怀》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送胡都官知潮州》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昔揭阳郡,刺史推韩侯。韩侯初来时,问吏泷水头。 到官谕鳄鱼,夜失风雨湫。乃知抱正直,异类尚听谋。 潮虽处南粤,礼义无遐取。勿言古殊今,唯在政教修。 适闻豫章士,勇往登犀舟。不畏恶溪恶,叠鼓齐歌讴。 远将天子命,水物当自囚。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 《送刘郎中知广德军》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诸父为桃州,物宜皆可数。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 城西大灵祠,措意初似禹。将通吴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妇来饷时,坛上必鸣鼓。一为乌所误,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遗堤,五丈立坚土。正如开轘辕,黄熊惭启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祠后有高山,山头多栋宇。 此实诸父为,禾麻可就俯。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赋诗当清明,解禊思洛浦。其言在黑石,往往被乐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渐成古。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 治术自有具,薄言无所补。缺将陈迹书,又且剧莽卤。 《送贡仲章之燕》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 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 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送何遁山人归蜀》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翻译】 春末夏初,当你在风景区内游览时,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或者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当听成“不如归去”时,又感到令人惆怅、忧伤。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