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们平生志趣相投,都渴望过一种“无官一身轻”的隐居生活。 我们结邻后,一轮明月,共照着两家的庭院;一株绿杨,将浓浓的春意洒落在两家的院心。 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 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 注释 ⑴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举进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诗友,两人结交二十余年。卜邻,即选择作邻居。 ⑵心迹:心里的真实想法。 ⑶墙东:指隐居之地。《后汉书·逸民传》:“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⑷身:自己。 ⑸三径:语出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风韵犹存”句。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⑹“绿杨”句:借南朝陆慧晓与张融比邻旧事,表示诗人想与元八作邻居。 ⑺犹:尚且,还。 ⑻伴:陪伴的人。 ⑼岂得:怎么能。 ⑽可独:哪里止。 ⑾长:通“常”,往往,经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