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总论:民法渊源和适用范围 |
内容 | 我国民法的渊源和适用范围 (一)民法渊源的概念 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民法渊源的种类 1、制定法 (1)法律; (2)行政法规中的民事规范; (3)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的民事规范; (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2、习惯法 民事主体在长期生产、交易和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在不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经国家认可后,具有民法渊源的效力。 (三)民法的解释和类推适用 民法解释,是对民事法律规范的确切含义、真实意旨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所作的说明。 根据作出民法解释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根据作出民法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有权解释(正式解释)、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类推适用:在没有明确的民事法律规范可以适用的情况下,有关法律适用机关根据民法的基本精神,选择其他类似的规范来适用的活动。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 1、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时间效力 (1)民事法律的生效:民事法律自施行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即法律生效。 法律生效的日期:发布之日起生效、法律颁布以后确定的日期生效。 (2)民事法律的失效:民事法律在废除时停止效力,即法律的失效。 民事法律废止的情况:明令废止、新法代替旧法。 (3)民事法律的溯及力:民事法律对其生效之前的行为是否适用。一般民事法律没有溯及力。 2、民法在空间的适用范围 民法在哪些空间领域内发生效力。 (1)一般规定: 《民法通则》第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例外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特点,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单行条例或者规定。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者备案;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3、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与中国公民或法人发生民事纠纷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其自愿向中国法院起诉的,我国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