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一、森林病理学基础理论部分 1.森林病理基本概念; 2.森林病害的病原(病原菌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原病毒、寄生性植物、其他病原生物以及非侵染性病原); 3.林木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和侵染循环(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潜伏侵染、复合侵染,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和传播); 4.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 5.森林病害的流行和预测(病害流行的要素以及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如何根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去对病害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 6.森林病害防治(植物检疫、营林措施防治、抗病育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IPM) 二、森林病害各论部分 1.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及其防治 2.林木叶部病害及果实病害的发病特点、防治原则,典型病害的发生与管理(梨锈病、油茶炭疽病); 3.枝干病害的主要类型以及重要干部病害的发生特点与综合管理(松材线虫); 4.典型根部病害的发生特点与综合管理(根结线虫); 5.木朽菌的主要类群、发生条件及防治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