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高考文言文实词字音推断法
内容
    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通“驻”)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
    (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左传》)
    责, 意思为___________
    “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
    (5)“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苏轼《教战守策》) “顿”字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
    (7)“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
    (8)“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匈”
    (9)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罢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6: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