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3) |
内容 | 6 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其水平标志着论文的学术水平或技术创新的程度,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总的要求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1)正文的写作要求 ① 理论性论文。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因果分析、归谬法等。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而惟一,论据充分而必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② 实验性论文。实验是为科学上实现新的发现的一种手段。其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几部分。在论述实验材料和方法部分,要把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交待清楚,其目的是使别人能重复操作进行同样的实验,以验证你的新的发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③ 试验性论文。试验是相对技术而言、为解决或验证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服务的。写作的内容一般包括试验的目的,即要解决或验证的问题,试验的方法、试验结果及分析等。 ②~③类型论文正文的写作应按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来写,不应按实验或试验的时间顺序来写。 ④ 创新性技术论文。以自然理论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创新,或者是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技术创新而形成的论文(此类论文较为多见)。例文:《灰色系统理论在旱灾分析中的应用》。 其写作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也就是应用科学理论或原理,研究的成果,实践的验证等。正文表述的重点是理论分析,也是论文学术价值之所在。由于技术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技术论文强调其实践性,以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技术的可行性。(技术强调其经济性和效益,所以,成果需经过实践和验证,才能证明其经济、社会效益大小和使用效果精度。) ⑤ 新技术应用性论文。应用一种新的技术(工艺、产品、设备),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形成的论文,又称其为技术总结。例文:《全站仪在(山区)远(长)距离水准测量中的应用》、《3S技术在云南省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 其论文写作时,主要在于回答“为什么要应用这种新技术”,“如何应用”和“结果如何”三个问题。正文写作的重点在于从理论上回答应用这种新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应用。对于应用的改进或改进的建议,可写在结论部分。 (2)正文的层次 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观点最重要的部分,为表达清楚,正文必须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 ●有的正文一气呵成,只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注意一个自然段只能表示一个中心意思。 ●有的正文分成若干个小标题进行分层表述,注意拟定小标题的注意事项与拟定题名一样,一个小标题下的论述只能围绕小标题来论述。每个小标题都应有题名,不能有的有题名,有的没有题名。 用小标题对正文进行分层时,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2.1”、“3.1.1”。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最后一个序数码之后空一格写标题。 当用小标题对正文分层时,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如“2.2.1.1”,最后一级内如果还要分层可用“(1)”、“(2)”的形式表述。 正文的层次不论是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或是用小标题进行表述,都要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文:《云南省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 1 自然地理概况 2 水土流失的变化 2.1 河流泥沙的时空变化 2.1.1 空间变化 2.1.2 年际变化 2.2 河流输沙量的变化趋势 3 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主要原因 3.1 气候的影响 3.2 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 3.3 人类活动的影响 4 结语 7 结论 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它是全篇文章的归结。 (1)结论写作的内容 1)学术性论文 ① 本研究结果有什么新发现,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或完善了什么理论,适用于什么样的范围; ② 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理论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出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③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或建议。 其中:第①点是必须的,而第②点 和第③点视论文的具体内容(或具体的研究对象)可有可无。 2)技术论文 ① 本技术理论或技术成果与既有技术理论或技术比较有什么先进性; ② 本技术理论和技术成果适用的范围、条件; ③ 试验结果与实际的一致性,或者结果的适用范围条件; ④ 对应用的技术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第 (1) 点是必须的,是表明论文具有创新性的。 (2)结论写作要求及方法 ① 概括准确,措词严谨。 把论文中创新的内容准确、完整地概括出来,不轻易放弃或漏掉一条有价值的结论。肯定与否定要明确不能用“大概”、“可能是”等之词。 ② 明确具体,简短精炼。结论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与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结论段字数一般为正文字数的3%~5%。 ③ 不作自我评价,论文的水平应让读者去评价。 ④ 根据正文的全部内容,可以把结论分成苦干条来写,也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 例1:《云南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年际变化分析》 5 结论 由上,云南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和年际变化有如下特点: (1)怒江州北部、德宏州、保山地区、曲靖市东部、文山州东部、临沧地区东部蒸发量数值较小,其值一般在1100mm以下。滇中一带、红河州、文山州西部、怒江州南部、大理州以及滇中以北金沙江流域河谷地带等地数值较大,其值一般在1200mm以上。省内其他地方数值一般在1100~1200mm之间。 (2)蒸发量年内变化具有春、夏季各个月数值较大,秋、冬季各个月数值较小的特点,年内最高值一般出现在4月、5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 (3)蒸发量年内变化有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等几种型式,以双峰型出现站数最多。 (4)蒸发量近30年来绝大多数站呈现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70年代平均值明显减少。其可能原因与日照、风速的减小有。 例2:《云南省水面蒸发量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综上所述,以上6种计算公式因其考虑因素的局限性,用于计算各地水面蒸发量,其误差远比彭曼修正式计算的大。因此,彭曼修正式对分析计算云南水面蒸发量,具有最好的应用效果。 8 致谢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自己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均应表示谢意。 书写格式为:“在研究(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高级工程师的帮助(指导),谨致谢意。” “致谢”空一行放在结论节后。 9 参考文献 其概念是为撰写论文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1)著录参考文献的原则 ① 最必要的文献。 ② 著录公开发表过的文献。 ③ 规范的著录格式。 (2)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在文中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代码 根据GB 3469—83的规定,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期刊文章[J],论文集[C],标准[S],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电子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CD],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网上图书[M/OL]。 (4)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书写格式及示例 ①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例如: [1] 刘国纬.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66-240. ② 期刊(作者超过3人者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2] 王本德,周惠成,程春田,等.水库预蓄效益与风险控制模型.水文,2000,20(1):14-18. [3] 黄英,李波.云南省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95,(4):8-11.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