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蜀相》(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主旨》 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与热情地肯定,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与高度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阶,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概。 《课文串讲》 前四句描写景物。首句设问句,表示自己崇拜已久,来到成都,急于往访的心情。“自”“空”两字,表明物是人非,人们已经忘记诸葛亮了。 后四句抒发感情。“三顾”是明君求贤,“两朝”是贤相图报。最后两句是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也寄托自己的感叹。 《词语解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几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国家 出师未捷身先死。捷:成功。 《学习要点》 1、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前四句描写景物,但景中有情。寓情于景。五六句叙事,内中也含着感情。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发表了议论。 2、颔联对丈工整。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映阶”对“隔叶”。“阶”平声,“叶”仄声。“碧草”对“黄鹂”,“草”平声,“鹂”仄声。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