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无题》(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写七律,七绝,尤以“无题”著称; 作品集为《李义山诗集》,此首《无题》是一首爱情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表现忠贞,执著的爱情,抒写了男女双方深挚的相思之情。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四层。 第一层:1—2句。描写离别之情。 第二层:3—4句。运用比兴手法,述说离别之后,自己情思难断,哀愁不已。 第三层:5—6句。设想对方的思念之情,年华流逝,孤寂难眠。 第四层:7—8句。借神话传说表达自己要去探望对方的心愿。 三、词语解释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镜:拂晓照镜但:只;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的机会很难,离别时更难分手;暮春东风吹得无力,百花逐渐凋残。 学习要点: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 2、重点掌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的含义。 所用比兴句。蚕“丝”用谐音,比喻相思;腊“泪”比喻眼泪,表示无穷尽的思念。 3、说明“晓镜”一句由自己推及对方,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是在设想对方。其作用有:(1)设想情人也在思念自己,更加强自己的无限思念;(2)转写对方,也表现出自己对情人时时刻刻挂在心中。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蜀相》(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主旨: 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与热情地肯定,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与高度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阶,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概。 课文串讲: 前四句描写景物。首句设问句,表示自己崇拜已久,来到成都,急于往访的心情。“自”“空”两字,表明物是人非,人们已经忘记诸葛亮了。 后四句抒发感情。“三顾”是明君求贤,“两朝”是贤相图报。最后两句是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也寄托自己的感叹。 词语解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几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国家。 出师未捷身先死。捷:成功。 学习要点: 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前四句描写景物,但景中有情。寓情于景。五六句叙事,内中也含着感情。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发表了议论。 颔联对丈工整。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映阶”对“隔叶”。“阶”平声,“叶”仄声。“碧草”对“黄鹂”,“草”平声,“鹂”仄声。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