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初一历史教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内容
    初一历史教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 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 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