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的三组生字,请学生认读。 2、请学生小组内自由说说: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练说,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 “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5、自学第二排的三组生字,说说哪些地方不同? 6、评议:“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 “田”上出头下弯腰“电”。 7、写字。 (1)强调关键笔画。 (2)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展示作业,全班评议。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2、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交流。 4、全班齐读。 5、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哪里读过?说出来。 6、扩展练习。 (1)出示挂图,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2)请学生自由用“越…越…”来说话。 (三)、读读背背 1、展示古诗积累。 请学生自由上台朗诵自己会的古诗,比比谁读得好,背得多。 2、学习新诗。 (1)出示挂图,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跟读,领会诗的节奏与韵脚。 (3)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 (4)同桌互读。 (5)教师抽查,纠正错音,注意“锄、谁、知、中、餐”的读音。 3、感悟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图和个人感悟设计动作。 (2)学生边动作边读。 (3)指导朗读。 4、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 (四)、练习 1、把词语分类组合。 黄牛 面包 牛奶 作业本 花猫 尺子 1 ( ) 2 ( ) 3 ( )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自己还不认识的字。 1、写量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 )猫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树 一( )苹果 一( )枣 2、出下边蔬菜的颜色。 豆角( ),萝卜( ),茄子( ),南瓜( )。 六、板书设计:黄牛 面包 牛奶 作业本 花猫 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