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3年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4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纲(复试) |
内容 | 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复 试) (科目:04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Ⅰ、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科目考试内容涉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信息技术与当地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学科基础课程内容,从信息技术教学的概述、理论、资源与环境、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方面来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案例设计题:1小题,每小题 25分,共20分 Ⅲ、考查范围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任务、过程、评价、原则和方法。 3、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模型和方法。 4、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二、考查内容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学论概述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简介 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了解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目的,明确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三)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论内容体系的发展。 第二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一)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理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程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设置和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了解信息技术各学段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构建。 (三)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了解国外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情况;能够叙述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并能与其他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较。 第三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了解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意义、作用和依据;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明确每项原则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定义和种类,理解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特点、类型和选择,熟悉并掌握几种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形式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概述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含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学习目标阐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媒体设计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学习过程设计与结果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各个组成部分的内涵及应注意的问题,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和说课教案的编写方法,能够用不同方式编写教案。 (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设计及案例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策略,能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三)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教学设计及案例 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教学设计策略,能够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四)程序与算法教学设计与案例 掌握程序与算法教学设计的策略,能够对程序与算法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 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种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形式、信息技术课程网络学习形式、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与信息学竞赛,明确各种组织形式下的课堂管理方法。 第五章 信息技术学习与信息素养培养 (一)信息技术学习 能陈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知道这些特点出现是由学生学习特点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习得的心理过程,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外部因素。 (二)信息素养培养 理解信息素养的含义和构成,并举例说明信息素养的表现;了解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第六章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一)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环境 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资源环境和软件资源环境的构成;知道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了解网络资源库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网络资源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教学人文环境 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决策者的信息意识,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学校管理制度。 第七章 信息技术教师能力与专业化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师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含义和结构,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方法、过程和技巧;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获取的方法和途径;了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类型和使用方法;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内涵、意义、原则和方法,学会撰写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报告和论文。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第八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概述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含义和重要意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常用方法。 (二)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绩效评价 掌握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绩效评价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三)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 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方法。 第九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技能及实训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和分类,信息技术课程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训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实训规范,掌握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含义,信息技术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管理。 Ⅳ、主要参考书目 1、雷体南、叶良明,信息技术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卓毅,信息技术新课程与教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