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21中国哲学史大纲(复试) |
内容 | (科目:021中国哲学史) 一、考查目标 中国哲学史科目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即对中国哲学在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先秦时期的哲学、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发展、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等相关知识和理论,考查考生对中国哲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的能力与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哲学史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 先秦时期的哲学:约30分 汉-唐时期的哲学:约30分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约30分 近代中国哲学:约1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 答 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三、考查范围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正名思想、仁学思想、认识论思想、中庸之道、天命观。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惠施的“合同异”说与公孙龙的“离坚白”说。荀子和韩非的哲学思想等。 (二)汉—唐时期的哲学 汉初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各事顺于名”的认识论、历史观和性三品说。王充的哲学思想——自然观与无神论、认识论、历史观与人性论、命定论思想。范缜的无神论思想。东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的发展。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韩愈的哲学及反佛教的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发展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周敦颐的二程的哲学思想。张载的哲学思想。朱熹的哲学思想——理一元论、“格物穷理”论、思想方法、人性论伦理学说与历史观。陆九渊“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陈亮与叶适的功利思想。元代的哲学思想。王守仁哲学思想——“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唯心主义的伦理学说。王廷相的哲学思想。黄宗羲的哲学思想。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四)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严复的“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梁启超的哲学思想。章炳麟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四、样 题 一、名词解释 1、孔子 2、天人感应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2、怎样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三、论述题 1、试比较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2、试论先秦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