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考试大纲 |
内容 |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经济地理学基本概念、产业布局及影响因素 约30% 农业布局、工业布局、交通运输业布局 约50% 新兴产业布局及城镇发展、经济区划及区域发展 约20%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 约30% 解答题 约70% 二、其他 经济地理学 一、经济地理学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体系和任务。 考试要求 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二、产业布局及影响因素 考试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布局(地域结构)研究和产业结构(部门结构)研究,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重点是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影响生产力布局的自然、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和转化。 难点是区域经济开发中公平与效益的关系及梯度开发、反梯度开发理论和空间位置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及引力模式、潜力模式、断裂点模式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产业分类及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产业布局模式及其意义 3、区域发展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 4、产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及其相互作用 三、农业布局与土地利用 考试内容 本部分包括农业布局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及土地管理的途径和措施;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划的概念、意义、内容和指标体系。 重点是农业土地利用的评价和农业布局的概念、内容、影响因素 考试要求 1、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农业生产布局的条件、农业生态系统 2、农业部门结构及布局 3、农业土地资源评价 4、杜能农业区位论及应用 5、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 6、农业区划的原则、方法、内容 四、工业布局 考试内容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布局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工业部门的划分及联系,地域组织及划分,工业区位理论。 重点是工业布局的地域、产业结构差异 难点是主要工业区位理论。 考试要求 1、工业生产的特点与工业地域差异 2、工业部门结构划分及产业集聚 3、工业地域的形成影响因素 4、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五、交通运输业布局与运输规划 考试内容 本部分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及布局要求,运输方式对交通运输业布局的影响,运网分析。 重点在于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经济特征和运网系统的结构分析。 难点在于运网定量分析与评价。 考试要求 1、交通运输业的特点:非物质性、非实体性、同一性、规模经济性。 2、运输方式的评价 3、运网分析,包括网络结构与定量评价 六、新兴产业与城镇发展 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新兴产业的特点和布局条件,城市发展条件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地域结构模和中心地理论。 本部分重点是新时代条件下产业布局条件的变化及对产业、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规模等级。 考试要求 1、新兴产业的布局原则 2、中心地理论 3、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等级序列特征。 七、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 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掌握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的概念和分类以及意义、原则和方法。 本部分的重点是区划的原则及定量方法应用。 考试要求 1、经济区域的概念、特征、类型与结构 2、经济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3、区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4、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与方法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