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883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
内容
    一、考试目的:
    《西方哲学史》作为科学技术哲学全日制专业学位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从事本专业学习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的诸多哲学家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与认识论有关的思想。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西方哲学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
    2. 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法。
    五、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
    一、原子论自然观
    泰勒斯的水本原论。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本原论说。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论。赫拉克利特的火本源论。毕达戈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论。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虚空。
    二、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三、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理念
    “理念”通释。理念派生事物。理念的多重含义。理念与事物。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世界的二重化。“日喻”。“线喻”。“洞喻”。
    (三)、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回忆说。灵魂转向说。灵魂学说。
    (四)、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对理念论的反思。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关系问题。《巴门尼德》篇中的八组假言推论。《智者》篇中的通种论。划分法。四类存在。
    (五)、摹仿创世论
    宇宙生成学说的基本前提。宇宙的创造者。
    (六)、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在学园哲学内部的影响。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对晚期希腊哲学的影响。对整个西方哲学乃至于整个的西方精神的影响。
    四、亚里士多德
    (一)、方法论与知识观
    历史批判法。概念分析法。经验归纳法。问题探索法。知识的等级。科学知识的分类。在哲学史学中的地位。
    (二)、本原-原因论
    本原通释。“原因”通释。四因说。潜能与实现。
    (三)、运动论
    运动的本质、种类和形式。运动的条件:地点与时间。运动与运动者。
    (四)、存在-实体论
    存在论。实体论。神学。
    (五)、灵魂论
    灵魂的本质及其与躯体的关系。灵魂的等级和功能。
    重点:泰勒斯的水本原论;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本原论说;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万物根据逻各斯而生成;数是万物的本原;人是万物的尺度; “理念”通释;理念与事物;回忆说;本原通释;“原因”通释;四因说;潜能与实现。
    第二部分:经院哲学
    一、罗吉尔?培根
    认识的四种障碍。知识的三个来源。
    二、邓斯?司各脱
    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意志与理性。物质与思维。个体性原则。
    三、威廉?奥卡姆
    奥卡姆剃刀。唯名论思想。哲学与神学。教权与王权。
    重点:认识的四种障碍;意志与理性;物质与思维;个体性原则;奥卡姆剃刀。
    第三部分:近代哲学
    一、 培根
    (一)、四假相说
    “族类的假相”。“洞穴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剧场的假相”。
    (二)、自然哲学
    自然界自己就是自己的原因。物质本身是能动的。“形式”学说。
    (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经验论的基本原则。科学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认识起源于感觉。完整的认识过程。
    (四)、经验归纳法
    方法论问题。批判经院哲学的旧逻辑。经验归纳法的三大步骤。历史地位和影响
    重点:四假相说;经验归纳法;偶性。
    二、笛卡尔
    (一)、方法论原则和认识论
    方法论的四条原则。方法论的意义。演绎法是哲学的根本方法。理性演绎法的两个部分。天赋观念。普遍怀疑的方法。
    (二)、形而上学
    重建形而上学的工作。“我思故我在”。“上帝存在”。“物质存在”。心身关系问题。心身二元论。
    (三)、物理学
    物体即“广延”。运动及其规律。天体演化假说。意义和影响。
    重点: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上帝存在的证明;心身关系。
    三、莱布尼茨
    (一)、机械论的局限
    机械论的矛盾。区分了三种“点”:“数学上的点”;“物理学的点”;“形而上学的点”。
    (二)、单子论
    单子的特性:单纯性、复多性、永恒性、单子之间相互独立、质的区别、单子是自因。单子的等级。连续性原则。预定的和谐。
    (三)、认识论
    对经验论的批判。天赋观念论。两种真理:事实的真理是、推理的真理。
    (四)、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
    重点:实体;属性;真观念;单子的质的区别;连续性原则;两种真理。
    四、洛克
    (一)、批判“天赋观念论”
    天赋观念论全面和深入的批判。“白板说”。
    (二)、经验
    “外感觉”。“内感觉”。
    (三)、观念
    观念的含义。两种性质的观念。简单观念。复杂观念。
    (四)、知识
    观念之间的关系:同和异、关系、共存或必然联系。知识的等级:、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感觉的知识。知识的实在性。人类知识的范围。
    重点:“白板说”;两种性质的观念。
    五、巴克莱
    (一)、感觉主义唯心论
    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
    (二)、非物质论
    批判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物是观念的集合。物质是虚无。
    (三)、科学与宗教
    自然实在论。自然符号论、科学的任务、真理的标准。
    重点: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六、休谟
    (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知觉。印象在先原则。想象自由原则。
    (二)、温和的怀疑论
    感觉的来源问题上。存疑的立场。彻底的经验论。
    (三)、因果观
    两种知识。因果知识的来源。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果关系的定义。
    重点:想象自由原则;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果关系。
    七、康德哲学
    (一)、康德哲学概述
    康德哲学问题的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性问题。哥白尼式的革命。世界的二重化及其问题的延续。哲学的批判。
    (二)、理论理性
    先天形式。先验感性论:时间、空间、形而上学阐明、先验阐明。先验分析论:范畴、主观演绎、客观演绎、知性为自然立法、先验图型论。先验辨证论:理性的自然倾向、理念、灵魂、世界、上帝、谬论推理、二律背反、上帝是理想。
    (三)、实践理性
    世界的二重化。自由是实践理性的全部内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道德法则的基本内容。自由即自律。道德法则的形式特征。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至善。
    (四)、判断力
    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分立。判断力的中介作用。审美判断是形式上合目的。内在的目的论。道德目的论。
    重点:哥白尼式的革命;先天形式;知性范畴;二律背反。
    六、考试题型
    题型包括以下部分:简答、论述。总分为150分。
    I.简答
    1. 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知识,主要对各个哲学家的基本思想进行简要地回答。
    2. 题型:
    简答题。
    II. 论述
    1. 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西方哲学史知识,能就某一个问题或就某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作出深入的论述。
    2. 题型:
    论述题。
    七、参考书目: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