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上海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应用经济学专业及考试科目
内容
    020200 应用经济学
    本学科旨在培养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事业心和科学献身精神,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现有教授14名,副教授31名。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有较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三百余名。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学(含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与数量分析等。欢迎有志从事上述领域研究的同志报考相关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01 金融学
    02 产业经济学
    03 国际贸易学
    04 统计与数量分析
    05 法律金融学(自主增设方向)
    指导教师:01方向:应益荣、陈信华、王国松教授等
    02方向:唐豪、李骏阳、史东辉、陈秋玲、吕康娟教授等
    03方向:沈瑶、董有德、董银果、殷凤、李平教授等
    04方向:白延琴教授等
    05方向:沈四宝、李清伟、张秀全教授等
    招生人数:9
    考试科目:1.英语 或 德语(仅限02方向选考)
    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注:05方向(法律金融学)考试科目2“经济学”不考微观经济学部分
    3.金融学 或 产业经济学 或 国际贸易学 或 数量统计 或 金融法学(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全球视角宏观经济学》,【美】J?萨克斯等著,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美】R?巴罗著,沈志彦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金融学
    《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第6版),【加】John C. Hull 英文原版,华夏出版社,2009年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李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国际金融学》,陈信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产业经济学
    《现代产业组织》,【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胡汉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杨治,新华出版社,1999年
    《产业组织学》,史东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2010年
    国际贸易学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 Robert C. Feenstra, Copyright 2004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国际经济学》(中文第7版),【美】保罗?R. 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统计与数量分析
    《经济计量分析》,【美】威廉?格林,费剑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法律金融学
    Jonathan R. Macey, Geoffrey P. Miller, Richard Scott Carnell,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中信出版社,2003年英文版;
    James D. Cox, Robert EW. Hillman, Donald C. Langevoort,Securities Regulation,中信出版社,2003年英文版。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唐 豪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环境与营销工程,重点研究项目包括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产业链集聚形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区域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书著近10本,承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并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现任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联系方式:cibsumd@yahoo.com.cn
    李骏阳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商贸流通、产业经济。2001年以来2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并主持3项省部级课题、5项上海市委办课题的研究。近10年来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4本。国际合作方面曾先后三次在德国柏林经济学院、吉森大学、纽纶堡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2001年和2010年2度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6年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09年获“影响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优秀人物”称号并获“影响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优秀著作奖”。现为中国流通30人论坛(G30)成员,担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市场经济学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上海连锁经营协会、上海物价学会理事,任上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联系方式:021-66133282(0) E-mail:junyangli@126.com
    沈 瑶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政策措施及效应、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关联研究等)。1997年6月在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至200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经济系作博士后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及其它课题15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6部;曾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奖项;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和全国国际贸易学会高校组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E-mail: yaoshen56@163.com
    应益荣 (男),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金融工程与证券投资;投资管理与风险分析;管理科学与运筹技术。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 200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 曾赴法国里尔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日本香川大学经济学部、瑞典延雪平大学商学院、美国斯利珀里罗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教授。现任上海市金融工程研究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理事,中国企业运筹学会理事。已在《控制论》(美国)、《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美国)、《管理科学学报》、《系统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6篇,其中十余篇发表在三大检索源上。出版专著2部。曾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和2项省部级基金项目, 获得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项优秀论文三等奖。
    联系方式:021-66134926(0), Email: yrying@staff.shu.edu.cn
    董有德 (男),教授,博士,博士后,专业:世界经济。主要研究领域: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结算。1997-200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2001-2004年在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近年在经济学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目前从事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员,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员。
    联系方式:021-66133455(0),Email:dongyoude415@163.com
    白延琴 (女) 教授,博士,博士后。专业:运筹学与控制论。主要研究领域: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凸规划、锥规划、有效内点算法研究、大规模计算复杂性分析、算法实施以及在工业工程、信息、生物计算、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应用。
    2001-2004年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从事1年访问学者和2年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运筹学和最优化理论、方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在有效内点算法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线性规划的内点方法方面做出了较好的工作, 论文连续发表在国际最优化的顶尖刊物“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上。完成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基金、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荷兰科技部和皇家科学院的关于锥优化合作研究的中国交流项目。系中国运筹学学会数学规划分会理事、上海市运筹学常务理事、《运筹学学报》编委、《Annals of Oper. Res.》、《Euro. J. Oper. Res.》、《中国科学》、《数学学报》审稿人。2009宝钢奖优秀教师奖。
    和荷兰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lburg 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学有长期合作。与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021-66133159(O),Email: yqbai@shu.edu.cn
    个人主页: http://www.isa.ewi.tudelft.nl/~bai/
    殷 凤(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开放经济、服务经济。南开大学经济学本科、硕士、博士。2008至2009年获法国外交部与人文科学商业基金会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HERMES基金,在法国埃克斯-马赛三大做博士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和“浦江人才”计划。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独立与合作出版学术著作多部。现任上海大学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联系方式: 021-66138015(0) , Email: yinfeng.sh@163.com
    陈秋玲(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服务经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199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主攻区域经济学;2005年在上海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主攻城市经济社会学。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个人专著4部,合著6部)和教材4本。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30余项。曾获得中国理论创新成果一等奖(2001)、上海市育才奖(2007)、第八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三等奖(201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2012)等10余项奖励或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021-66137009(0),E-mail:qiuling1206@126.com
    吕康娟 (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经济、产业经济。重点项目包括复杂经济系统、空间经济学、产业复杂网络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2009年至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6项省部级纵向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上海市女教授征文二等奖。主持完成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航空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项目10余项,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著作3部。现任上海新能源汽车检测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建筑业协会管理现代化专业委员会会员。
    联系方式: 021-69980014(0) , Email: lvkangjuan@shu.edu.cn
    王国松(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2002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篇左右。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各1项。曾获 “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2006)、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6,2011)等多项奖项。
    联系方式:021-66138011(0),Email:gswang158@shu.edu.cn
    陈信华(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跨国企业财务管理?金融衍生品(包括气候衍生品?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权衍生品和波动率衍生品)开发与交易?风险管理。曾主持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科研创新项目,并连续6年获上海市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的各种奖项。近年来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出版专著8部,与人合著的著作与教材4部。国际合作方面,曾先后去香港中文大学?韩国大庆大学?日本香川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进行短期讲学?1997年9月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育才奖”,1998年9月荣获由上海大学颁发的“王宽诚育才奖”,2011年度荣获由上海大学颁发的“教学名师奖”。现为上海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任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
    联系方式:021-66133251(0), E-mail:chxinhua@shu.edu.cn
    董银果(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农产品贸易和WTO规制等。2005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德国、英国和芬兰等国访问和合作研究。2005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等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合著3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联系方式:021-66138010(0), Email:dongyinguo2005@163.com,emilydong@shu.edu.cn
    史东辉(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政策,战略性产业理论与政策。1989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2000~2001年在美国雷鸟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著或合著有20余部著(译)作,主持或协助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2项国家级奖励和4项省部级奖励。
    电子邮箱:djsprite@163.com
    李 平 (男),教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导。山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山东大学兼职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等。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重点项目及其他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95篇,其中CSSCI论文114篇,并出版30部专著教材。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包括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3项,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蒲山奖1项,山东省社科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山东省软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
    联系方式:0533-2782012(0) E-mail: lpkx@sdut.edu.cn
    沈四宝 (男), 沈四宝教授现任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仲裁与ADR研究院院长。
    沈四宝教授还担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仲裁法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联合国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ICSID)调解员,国务院津贴获得者,2006年,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沈四宝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70年)并在该校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曾分别于1981年——1983年和1999年——2000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其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贸易争议解决、公司证券等法律问题均有深入的研究,应邀参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有关法律、《外贸法》、《公司法》和《仲裁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并发挥重要作用。
    沈四宝教授身体力行“法律的真谛是实践”理念数十年,长期以来,从事公司法、外商投资法和国际商法的教学和实践。从1984年起,沈四宝教授参与涉外律师业务已有数十个年头,并于1994年创建北京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积累了较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沈四宝教授现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的资深仲裁员,并分别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英国伦敦谷物及饲料贸易协会(GAFTA)、巴黎商事仲裁院、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瑞士洛桑商事仲裁院、日本商事仲裁协会、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韩国国际商事仲裁院以仲裁员、代理人或专家证人的身份参与境内外案件数百起。
    沈四宝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西方国家公司法概论》、《国际投资法》、《国际商法》、《中国涉外经济法》、《法律的真谛是实践》等。
    沈四宝教授曾担任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1994——2009)、第四、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1996——2006),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席(1996——2004)。
    联系方式:电话: 010-84891919, Email: shensb@yahoo.cn
    张秀全(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金融学、金融法学、民商法学。1983年、1987年、2005年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中国法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完成或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7项。曾获河南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3等奖2项。2004年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兼任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联系方式:zxq812002@163.com
    李清伟 (男),教授,1998年7月在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学理论、法律金融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1项,其他项目3项;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中外法学》、《政治与法律》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被三大权威文摘全文转载5篇。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理法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采购专家。现任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
    联系方式:021-66138103(0) E-mail:liqingwei@shu.edu.cn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