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3年青海师范大学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试政治复习思考题 |
内容 | (含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考试) 1、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 试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性质。 3、 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4、 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5、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意义是怎样的? 6、 为什么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8、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意义? 9、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意义。 10、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1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2、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3、什么是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4、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5、试解释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相统一的过程的论断。 1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7、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18、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们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9、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20、分析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21、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结合上述材料,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及其性质。 2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2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7、什么是小康社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怎样的? 28、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尊重和保障自由和人权?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31、如何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33、谈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涵。 3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36、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37、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是什么? 38、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9、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要点。 请参考大学本科政治理论课教材、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